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健帶領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婺城區視察農業種植養殖業面源污染治理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喜軍,副區長朱立工陪同。
蔡健一行實地查看了長山鄉石門溪,金華市惠君生物有機肥廠和浙江美保龍種豬污水處理中心等地,并聽取了婺城區關于農業種植養殖業面源污染治理情況的匯報。
近年來,婺城區按照省、市、區“五水共治”決策部署,圍繞“治水倒逼轉型,生態興農美田園”的主題,以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及轉型升級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區已關停拆除養殖場2236家,拆除面積66.19萬平方米,已處置家畜13.88萬頭,補償獎勵資金1.35億元已發放到農戶。此外,婺城區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大力推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效減少化肥使用量。截至目前,全區種植業標準化程度達60.9%,畜牧業標準化程度達63.1%。
蔡健充分肯定了婺城區在農業種植養殖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認為婺城區能做到領導重視,行動迅速,工作扎實,種植養殖業面源污染治理各項工作初見成效。蔡健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做到責任再落實,有效落實好“一場一策一干部”政策,形成區鄉村三級聯動的畜禽污染整治長效管理機制。要進一步加強養殖業小戶、散戶的管理,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管理、規模化經營。要突出工作重點,在抓好病死豬處理廠的建設進度和有機肥廠的規模化、精細化生產上下功夫。要加強打擊力度,形成常態監管,保持高壓態勢,鐵腕治水。要大力開展生態循環農業生產,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揮農牧對接的示范作用,加大農業轉型升級,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使農業產生最大化效益,促進農業新型化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