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婺城區人大代表“監督已治理的河”主題活動會議召開,會議對區鄉兩級人大組織轄區各級人大代表開展“監督已治理的河”主題活動進行貫徹落實。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菲菲、副主任盛奇兵參加會議。
自2014年“五水共治”開展以來,婺城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精神,緊緊圍繞“一年滅黑臭”的要求,全面推進治水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通過垃圾河大會戰及城鄉環境大整治活動,基本消滅了垃圾河。去年12月婺城列入省市考核的交接斷面水質評價結果總體為優秀,全流域的水質總體有了好轉。源頭整治力度加大,2014年累計投入資金1.35億元,關停拆除養殖場2233家,面積65.96萬平方米,處置家畜13.87萬頭。全面啟動農村生活污水、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139個村,建成太陽能垃圾減量化處理站58座,實行垃圾分類32個村。治水機制不斷完善,成立了區“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同時,根據河長制與河道警長制工作要求,將全區10條河流按區域劃分為22個河段,明確三級河長責任,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治水體系網格。
張菲菲強調,組織代表深入開展“監督已治理的河”主題活動,是黨委交給人大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人大繼續保持“一線”狀態,積極履職擔當服務大局的所在。為扎實開展好本次活動,區鄉兩級人大及轄區各級人大代表要充分認識開展“監督已治理的河”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準確抓住活動的重點任務,注重把握方式方法。要加強主題活動組織領導和部署安排,廣泛宣傳發動和氛圍營造;要從實際出發,發揮基層代表全天候監督的優勢,組織代表對轄區內每條河流、每個河段都進行認真檢查,力爭主題活動全覆蓋、無盲點;區人大常委會各辦委要按照聯系基層分工,加強對主題活動的指導。對群眾反映的意見和代表查找出的問題,要認真梳理分析,及時交辦相關部門單位處理。要通過開展主題活動,督促職能部門完善責任鏈條和責任體系,建立和落實長效管理機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