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準備在山區村里新建幾座公交港灣式候車棚,方便山區老百姓等車出行。”近日,在箬陽鄉政府相關負責人和村干部的陪同下,婺城區交通運輸局運管部門會同交警、市公交公司有關負責人來到該鄉大應、周塢等村,對村里將要新建的公交港灣式候車棚選址問題進行調研。
箬陽是山區鄉(有金華“小西藏”之稱),有的村一天公交車只有2至3個班次。有人說,相比市區,農村的公交車班次太少,候車棚應該更適用市區或城郊地區。對此,區交通運輸局運管所副所長徐敏表示:“不是說公交車班次少就不用建候車棚了,相反山區群眾更需要。”山區老百姓出行一趟不容易,有時為了不錯過班車,甚至會在站點等上半個多小時。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就特別需要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此次我們和公交公司、交警來箬陽,就是要給候車棚選址,對村干部提供的新建地點進行勘驗。”徐敏說。
據了解,全面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為百姓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是金華市樹立“低碳交通,綠色出行”的發展理念,也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目前,婺城轄區范圍內城鄉公交線路41條,農村客運惠及19個鄉鎮(街道)490個行政村50萬群眾。近年來,區運管所根據《金華市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以及《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方案》等相關工作要求,立足轄區范圍的實際情況,積極協調各相關部門,在2014年新建公交港灣式候車棚50個。而今年50個候車棚的建設,將更側重于山區。為了給候車棚選址,區運管所工作人員和相關部門人員已多次到箬陽、塔石等山區實地勘驗,聽取鄉鎮、村意見,從安全、便民的角度和實際情況出發,重民生、聽民意,力爭把這項工作做好。
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群眾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候車棚建設進展順利。“有了新的候車棚,以前‘冬天等車直打顫、夏天等車一身汗’的情況少了,就算下雨天都可以去金華玩了。”白龍橋鎮下窯村敬老院里的老人在新建的公交港灣式候車棚里等車時表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