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國第七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防震減災,共建安全校園”。為使我區中小學師生掌握應急避險的正確方法,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婺城組織全區各學校紛紛開展地震安全疏散演練活動。
在仙源湖實驗學校,上午8點整,該校廣播里傳出警報聲,所有在教室里的學生在各班老師的帶領下護住頭部,蹲下身子,從教學樓按照規定線路開始撤離。與此同時,各樓層、樓梯口的護導教師們迅速各就各位,引導學生有序快捷安全疏散。短短幾分鐘,全校師生全部安置在空曠的操場上,完成撤離,疏散演練取得了圓滿成功。
同時,該校對全體學生普及了災害常識、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互救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
在蔣堂小學,該校結合“平安校園”建設相關要求,在演練前,各班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首先學習了《緊急避險與逃生之地質災害——地震》的相關知識,并讓學生熟悉了應急情況下的正確撤離方法,分析了學校應急撤離的環境條件,為演練做了充分的準備。9點30分,防震演練正式開始,隨著警報聲的響起,學生們迅速雙手抱頭躲在桌子底下,當警報聲再次響起后,大家按照既定路線快速地撤離教室,疏散到操場上比較空曠的地方,整個過程時間短、秩序井然,師生全部安全撤離。
在婺城小學,隨著應急避震警報拉響,地震逃生演習正式開始。“地震來了,不要慌!”各班班主任有條不紊進入避震指揮狀態。孩子們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1分鐘后,地震警報解除信號拉響。老師告知孩子們地震已過,須快速有序撤離教室,地震演習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孩子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有秩序地從樓梯向下撤離,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空曠的操場,并迅速整理隊形,下蹲,雙手抱頭,班主任清點各班人數。
在白龍橋小學,隨著體育老師急促的哨聲響起,各參與教師積極組織,師生沉著冷靜、互相合作,一切行動聽從指揮,按照學校制定的緊急事件防震的預案,本著時間就是生命、紀律就是保障,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秩序圓滿地完成了此次緊急防震的預演任務。同學們也上了一堂生動、實際的逃生技能課。
在十四中,隨著第一聲警報聲驟然響起,該校學生迅速躲到課桌底下,雙手抱頭或用書本護頭,做好保護工作。等第一聲警報聲結束,學生在班主任等教師的帶領下,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到指定的安全集中地,所用時間2分鐘。隨后,該校還開展了防災減災知識教育。
據了解,開展本次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活動,旨在訓練我區各學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學校的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