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屬于孩子們的歡樂節日,不少孩子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但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像同齡的小朋友一樣咿咿呀呀說話,不能獨立坐著,不能邁開腳步去探索這個世界。為了孩子能夠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家長們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醫療費用,帶著孩子四處奔波求醫。
2013年10月,婺城區城西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正式開設兒童康復中心,200余平方米的空間,設置了理療室、PT室、水療室、中藥薰針室等,投入百萬元增添了經顱磁治療儀、肌興奮治療儀、痙攣肌低頻治療儀等專業設備,為腦癱兒、早產兒、缺氧及運動發育落后的患兒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點亮了家長及孩子的希望。
6月2日,記者來到城西街道衛生服務中心,見到了這群折翼的天使,他們在康復治療師的幫助下,進行各項康復訓練。12個月大的小宇在康復中心主任鄭莉斯的幫助下,進行平衡能力訓練。小宇是在兩個月前到康復中心治療的,那時的小宇不能獨立坐著,也不會腹爬。經過兩個月時間的訓練,效果顯著,現在的小宇能夠獨立坐著,也能夠翻身了。看著小宇的進步,在一旁陪同的外婆感到很欣慰,“即使再辛苦也會一直堅持到孩子康復為止”。
25個月的呱呱小跑著沖向媽媽,雖然不時地跌倒,但媽媽眼中滿是欣喜。“呱呱加油,你是青蛙王子。”呱呱媽媽說,孩子因為出生時缺氧,去過省兒保等醫院做過檢查、康復,在去年10月中旬的時候來到這里康復,從不能腹爬到現在能夠行走,看著孩子的一點點進步,真的很欣慰。鄭莉斯為呱呱進行了針灸治療,媽媽和外婆分別抱著呱呱的頭部和手腳,呱呱哭得撕心裂肺,家長紅了眼眶。呱呱的頭上扎了十幾根針,頭針需要扎兩個小時。“扎針時有點痛,因為頭皮很敏感,一針下去又酸又麻,孩子們大多哇哇大哭,但針灸效果顯著,能夠刺激大腦發育。”鄭莉斯介紹,針灸在實施其他治療的同時相互輔助,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隨后,呱呱在康復師李承妹的幫助下進行語言訓練。
當天上午,共有10余個孩子在康復中心進行康復,一個康復項目至少需要半個小時,康復師們在忙碌著。康復師、家長、孩子,他們的付出總會得到回報的,孩子一點點的進步,總能讓康復師和家長由衷的欣喜。“這些孩子需要的是更多人的愛和關心,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康復訓練,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鄭莉斯說,對于前來康復的孩子,會根據其自身情況分別進行康復、特教或理療。
有一些孩子在堅持康復訓練中,語言功能和智力跟正常孩子差不多,雖然不用再來到康復中心訓練,但家長仍舊和康復師們保持著聯系,經常打電話詢問康復師相關知識。8個多月的明明因為發育落后,在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后,走路姿勢很好,語言能力等各項內容都跟正常孩子差不多。為此,明明爸媽還從義烏專程送了錦旗表示感謝。
今年,城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童康復中心還購置了語言治療儀、減重步態儀、神經肌肉電刺激儀等專業設備,并開設了病房,增加入院治療服務。
記者手記:在兒童康復中心看到這群孩子,我的內心是震撼的,這群可愛的孩子應該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會說會笑會鬧會跑會跳。可他們小小年紀卻承受著比一般人更多的苦難,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和溫暖。
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不少孩子發出撕心裂肺的哭聲,家長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雖然內心疼痛但只能咬牙堅持著。同時,康復師們也承受著腦力和體力的考驗,他們摸清每一個患兒的脾氣,用心呵護廣大患兒,為患兒早日康復而努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