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婺城區舉辦了第七屆乒乓球聯賽。在團體賽中,沙畈小學代表隊取得了女子團體第三,男子團體第四的好成績。對于一個偏遠山區小學來說,這樣的成績是突破性的。而這份成績的取得,除了選手們的刻苦努力,還有一份功勞屬于該代表隊的總教練江攀。面對記者的采訪,江攀說:“乒乓球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原來,上小學的時候,江攀的身體很差。瘦瘦小小的他經常生病,還有嚴重的鼻炎,“時不時會兩眼一抹黑,對學習造成了很大影響”。這樣的情況,直到他高中才出現轉機。那時候,江攀就讀金華二中,幾個要好的朋友都受過專業的乒乓球訓練。自然而然,他開始接觸乒乓球。幸運的是,他和朋友一起打球,朋友們都很熱心,會把各自的技藝傾囊相授。此外,他當時的班主任也是一位乒乓球高手,還是國家二級裁判員。班主任見江攀等人經常打乒乓球,就常常和他們一起討論技巧,甚至切磋一番。
在這樣的機緣之下,江攀開始和乒乓球深入接觸。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球技越來越好,而感冒的次數則越來越少。他也越來越離不開乒乓球,每到課余假期,他都會不自覺地想去打球。那時候,他覺得乒乓球增強了他的體質,讓他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認為——乒乓球是他的“貴人”。
高中畢業,江攀考入了杭州師范大學。在大學里,他很快又結識了一位愛好乒乓球的同屆校友。兩人經常在校乒乓球室進行PK,幾次三番較量后,雙雙被校乒乓球隊隊長看中,選入了校隊。在校隊里,江攀遇到了更多乒乓球高手。而他人如其名,越難越肯攀登,因此,球技水平得到了更大提高。同時,靠著努力拼搏,他還得到了隊友們的一致認可,成功當選為校隊隊長。隨后,他又經師兄介紹,在校外的立波俱樂部、科寧俱樂部當起了乒乓球教練。這樣的經歷,讓他的球技、經驗又上升了一個層次。這時候,他覺得乒乓球給他帶來機遇,更給他帶來快樂、自信,他更堅信——乒乓球是他的“貴人”。
去年6月大學畢業后,江攀實現了他的教師夢,被分配到沙畈小學。針對他的乒乓球特長,學校校長當即拍板將乒乓球列為學校體育特色教育。這讓江攀興奮不已,他覺得自己理想的雙翅開展忽閃了!
目前,沙畈小學一共有138名學生,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讓也曾是留守兒童的江攀內心充滿憐愛。他暗下決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這些孩子。在他的建議下,學校組建了乒乓球社團和校乒乓球隊。每次學生們開展乒乓球運動,他都陪伴到底。他不僅是教練、陪練,還當起了“星探”,發掘每一個乒乓球好苗子。
當然,作為全校孩子的乒乓球總教練,江攀很辛苦。記者了解到,現在沙畈小學安排了每天五組乒乓球常規化訓練,江攀都要到場。他坦言,運動強度大,有時候會感覺身體透支,可他依然覺得“很有沖勁”。他認為,他教孩子們打乒乓球已經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理想、一種動力。他要讓更多的學生從乒乓球中受益,使體質得到提高,還要讓有天賦者真正愛上乒乓球,讓乒乓球成為他們一生的陪伴。而他,愿意為此堅守,帶他們入門,讓乒乓球也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