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度汛,交通人通宵達旦保安全
衢江(金華段)航運開發(fā)項目為省重點工程,是錢塘江中上游航運復興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該項目自4月15日入汛以來,先后經歷了三場洪水四個洪峰的考驗,其中6月18日洪水洪峰達34.78米,超警戒水位0.3米,給樞紐項目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對此,在汛期來之前,婺城交通人就開始嚴陣以待、周密部署,將防汛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實行局班子成員24小時輪流值班制,始終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對可能出現的災情、險情做好充分準備,不惜一切代價度過洪峰。
婺城航運指揮部領導高度重視,對現場工程管理處人員分成兩個小組進行防汛輪值,交通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靠前指揮。6月9日凌晨4點,電站與泄洪閘工程,洪水過泄洪閘圍堰,由于泄洪閘基坑進水后,在電站廠房圍堰與4號閘墩處形成的旋渦,造成電站廠房土石圍堰上游位置滲水嚴重,對廠房土石圍堰的破壞極大。為確保圍堰安全,指揮部當即立斷,與施工項目部、監(jiān)理辦共同議出方案后,冒著大暴雨對滲漏點進行緊急搶修,通過兩天三夜的搶修,大家都經歷了滲漏點填堵后被沖刷再填堵再沖刷的與大自然斗爭的過程,最終在第二次洪峰過后完成了搶修,保證了電站廠房圍堰的安全。
婺城航運指揮部工程科科長許涵斌告訴記者,相比較,船閘工程防洪堤的防洪形勢更為嚴峻,主要水流方向在船閘下游引航道圍堰以上約400米的防洪堤造成直接沖刷,防洪堤被沖刷比較嚴重,也威脅到游埠鎮(zhèn)群眾的安全。“約半個月的洪水期,防洪形勢直接牽動著指揮部所有人員的心。”許涵斌說,在6月9日洪水來之前,他們先對防洪堤進行了緊張加固,先后投入了約兩千只裝1.5方量的袋裝砂礫料,并分點進行儲備搶險用的袋裝砂礫料。在6月9日第一場洪峰來后,由于水流較急,對上游沖刷點兩處位置造成了破壞,指揮部緊急動員中交三航局的應急搶險隊伍,冒著大雨對沖刷點進行加固,防止沖刷點擴大,同時進行緊急備料。從6月9日至6月13日兩場洪水中,搶險投入袋裝砂礫料約1500袋,保證了防洪堤的絕對安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6月14日洪水退后,根據省水情中心的通報,衢州有新一輪的集中強降雨,留給搶險加固的時間只有兩天時間,指揮部于6月15日下午緊急召集中交三航項目部及工程監(jiān)理辦,落實防洪堤加固工作。當天下午3時許,緊急開展加固,由原先的袋裝砂礫料改為袋裝混凝土,以增強對水流的耐沖刷力,并以新出現的150米防洪堤沖刷點進行加固,在上游主要水流方向建一個小型丁壩,以減緩水流對沖刷點的沖擊力。
6月18日凌晨兩點,今年最大的洪峰來臨時,在部分搶險力量及機械設備主要加強對丁壩的加固,水流湍急的情況下,丁壩多次被沖毀。應急隊伍立即對其進行恢復,與洪水展開“爭奪戰(zhàn)”。由于水位升高,于凌晨三點,引航道下游圍堰出現一個較大的滲漏點,指揮部又緊急調用機械及儲備料對滲漏點進行加固,通過外堵內疏,于4時30分基本完成加固,并對基坑進行強排水。最終在6月19日下午,洪水逐步退后,所有人員終于松了一口氣。
“當6月19日清晨洪峰過后,終于雨后天晴,指揮部工作人員再一次巡堤時,心情卻格外的好,似乎忘卻了一夜的緊張,忘卻了一夜未眠,忘卻了所有的疲勞……”許涵斌語重心長地說,婺城交通人一次又一次贏得了勝利,這種勝利的喜悅,是一種完成重大使命后發(fā)自內心的喜悅。
在這次抗洪搶險中,婺城交通人通宵達旦,聽從指揮,把抗洪搶險當成第一大事。在其間,也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的家庭孩子上下學無人接送,只能依靠年邁的父母;有的工作人員,因為連續(xù)熬夜,眼球充血,嗓門嘶啞;有好多施工人員因搶險需要,常時間泡在水中,皮都脫了一層;有的項目管理人員就算再累,也只是趴在桌上稍加休息……最后,婺城交通人卻這樣說:“這些天我們與雨衣、雨傘、手電、方便面為伴,大家無怨無悔,不斷地投入搶險,不斷地總結經驗,最終確保了度汛安全,這就是我們交通人自強不息的戰(zhàn)斗力以及不怕困難的戰(zhàn)斗精神,我們深感自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