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婺城區交通局傳出消息,乾西鄉金蘭中線馬淤溪柵川公路橋加高改造工程已通過方案認證,下一步將進入施工階段。得知這一消息,柵川公路橋周邊村莊百姓紛紛點贊:“這下好了,幾十年內澇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了,真應該好好感謝人大代表,為這事兒一直四處奔走。”
乾西鄉西片區域與蘭溪交界,地勢較低,每年汛期都受洪澇災害侵害。這些年,乾西鄉人大幾乎年年在“兩會”提建議,要求解決該區域內澇問題。這些建議,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落實了一個又一個建設項目。至今,婺江和馬淤溪的防洪堤壩都實現了加高。但是,該區域內澇問題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原來,婺江和馬淤溪的防洪堤壩雖然加高了,可就在馬淤溪入江口附近的柵川公路橋卻低于防洪堤壩,由此形成了馬淤溪的一個大缺口。每年汛期,婺江水位抬高時,江水倒灌馬淤溪后迅速從該缺口泄出,引發內澇。2014年汛期的統計數據顯示,因婺江水倒灌造成乾西西片區域6個行政村360家農戶房屋進水,420畝魚塘、22個養殖場、4500畝農田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千萬元。
今年,借著省、市、區人大開展“監督已治理的河”主題活動的契機,乾西鄉人大著重向區人大傳遞了百姓期盼改造柵川公路橋的強烈呼聲。在區人大的重視下,區人大副主任邱開祥先后三次到柵川公路橋實地查看,并與周邊村民交流,了解馬淤溪內澇受災情況。6月4日,邱開祥和副區長李唯帶領區交通局主要領導、相關技術人員就如何改造柵川公路橋展開具體調研,由此明確了這一工程。
事實上,乾西鄉人大始終堅持人大代表“治水在一線”的原則。去年的長湖治理工作中,當該鄉人大獲悉長湖邊一家企業存在污水直排情況后,立即組織代表到該企業進行走訪,勸說業主對企業實施了關停搬遷。
今年,全省各級人大紛紛開展“監督已治理的河”主題活動。乾西鄉人大也迅速行動,組織各級人大代表、鄉人大主席團成員檢查了轄區內被確定為“已治理”的馬淤溪和乾溪。除了馬淤溪的排澇問題,代表們也檢查出了乾溪在長效監管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據悉,乾溪兩側水產養殖戶較多,存在養殖戶隨意往溪中丟棄病死魚類現象,也發現少數養鴨殖戶雖然去年已整治關停,今年卻偷偷恢復了養殖。針對這些問題,人大代表們當場與各行政村兩委進行反饋,建議他們及時和養殖戶溝通,杜絕病死動物再入溪,同時加強監管。此外,針對蛋鴨養殖回潮情況,乾西人大也向鄉黨委政府作了反饋。在人大監督下,該鄉黨委政府已經啟動整治,對偷偷恢復養殖的鴨場發出了限期拆除通知書。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