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婺城區發改局周密部署,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下半年婺城區發展與改革工作進行了討論,并制定了下半年工作計劃。
有關專家團隊對當下及未來半年內的內外經濟及政策環境進行了分析:
縱觀全球,美國經濟走強、歐洲經濟企穩、新興經濟體低迷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的基本情況。金融危機以來,新興經濟體的形勢每況愈下。由于歐洲經濟低迷、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嚴重抬頭、企業成本大幅上升,使以外向型經濟為特征的新興經濟體舉步維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歐羅斯遭受制裁、巴西陷入衰退,種種跡象表明,新興經濟體的低迷還將延續。隨著美國加息的臨近,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陷入兩難,不寬松難以刺激經濟,寬松會導致資本外流。
縱觀全國,從2010年—2014年,中國的年度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0.3%、9.2%、7.8%、7.7%、7.4%,逐年遞減。地方政府債臺高筑、房地產行業畸形發展、制造業舉步維艱。中國經濟陷入了下行通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可以說,拉動中國經濟的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都陷入了困境。為此,新一屆領導作出了“新常態”判斷,全面深化改革、“一帶一路”、鼓勵創業創新等一系列商事改革、稅收優惠、產業扶持方面的政策就應運而生。
縱觀全區,在三期疊加效應下,經濟結構、產業層次等方面的問題更為尖銳地凸顯出來——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整體增速放緩,工業投資、工業生產等指標低于預期。從1至5月份相關經濟數據分析來看,全區工業經濟形勢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為復雜嚴峻。具體表現在:今年內外需萎縮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導致工業企業的生產和投資大幅縮減,進而產生連鎖效應,影響企業發展;加之婺城區工業企業發展層次較低,創新能力、適應市場能力較弱,工業轉型升級仍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工業經濟深度調整仍將持續。同時,一些積極的因素和積極變化值得關注: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打出了“治水拆違、四換三名、兩化融合、市場主體升級、特色小鎮建設、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等一系列轉型升級“組合拳”,加快清閑促產、騰籠換鳥步伐,助推企業轉型升級;還持續開展了“雙千”、“進企走親連心”等活動,出臺了一攬子契合婺城實際的政策舉措,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轉型升級成了廣大企業的共識,部分工業企業通過積極調整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工業生產仍保持較快增長;進一步簡政放權、簡化審批流程,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優化企業服務,營造良好寬松的工業發展環境,增強企業逆勢前行的信心。
經過會議審議,婺城區發改局對下一步工作計劃做了部署,確定將牢抓時間節點,扎實開展婺城區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將召開部門座談會,對《“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進行研究討論,并于七月中旬左右提交區政府常務會審定,通過審定后,提交區委形成《建議》,并盡快完成《綱要》初稿,按照程序提交區政府常務會議、區委常委會、區人大審議;抓好重點項目,保持投資持續動力,即結合功能區域發展需要,優化投資結構,引導企業提高工業投資比例,增強第三產業投資的發展后勁,激發投資潛能,策劃和儲備一批投資大、帶動強、補短板的大項目,抓好重點項目,爭取早立項、早開工,尋求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促進投資合理增長;加快改革創新,增強經濟內生力量,支持傳統產業中的優勢企業渡過難關,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重點發展市場需求大、利于產業升級和集群發展的產品,抓好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謀劃布局配套產業項目,延長產業鏈條,加快打造產業集群,使之成為婺城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當前實際困難,努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用工難等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培育新增長點,優化市場消費結構,培育對內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著力促進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培育消費熱點,優化消費結構,著力促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促進服務貿易加快發展,實現對內消費需要與供給的平衡,構建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發展網絡消費、信用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型方式,打造消費增長新引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