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飛的父親湯成和是一位資深園藝師。受父親的影響,高中畢業(yè)的時候,湯建飛就從事了苗木生意,一做就是十多年。在記者看來,湯建飛是一個“溫文儒雅”的生意人,即便是做生意,他也是以保護(hù)環(huán)境為先,從來不會為了賺錢而去破壞環(huán)境。老家的后院以及自己的庭院,湯建飛都保留著植物的原生態(tài)。
懷念父親湯成和
位于白龍橋鎮(zhèn)聯(lián)豐村郭塘自然村公路邊的一棟房子,是湯建飛的老家。在市區(qū)買房子之前,他一直都和父母生活在這棟房子里。走進(jìn)這棟房子,記者就被其濃厚的文化氣息所吸引:正堂掛著父親湯成和親手雕刻的木匾,上書“順春全和園”,門邊、圍墻邊、房梁柱上都貼著他創(chuàng)作的對聯(lián),“不負(fù)領(lǐng)袖艱研決策,盡心做好報國之恩”、“民族自覺遵守法紀(jì),社會和諧享受天福”……除了書法、對聯(lián),在湯成和的家里,掛在墻上最多的就是“省級科技示范戶”、“高級園藝師”等各類榮譽、頭銜和照片。
打開后門,別有洞天。這是一個碩大的庭院,種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文旦、蘭花、茶梅、羅漢松……湯建飛告訴記者,這里是父親生前最喜歡待的地方,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在這里擺弄這些植物,潛心在這里研究。
湯建飛告訴記者,父親湯成和最早的時候是研究茶花,后來研究蘭花,再到后來便研究起了文旦。在他的印象里,有時候,父親為了找一棵紅心泡,會跑遍了很多地方,看到什么好的品種都會拿回家來研究,通過嫁接不斷改良品種。就這樣,憑著一股韌勁,父親用了整整30年時間,終于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國月文旦,并于2003年成立婺城區(qū)國月文旦研究所。如今,在這個庭院里,還有湯成和親手嫁接的文旦樹。
湯建飛共有姐妹5個,他排行老五。在湯建飛的記憶里,這個庭院是自己和哥哥姐姐們最喜歡待的地方。湯建飛說:“最早的時候,庭院里有一個小鋪子,我們姐弟幾個就喜歡在這里玩捉迷藏。”這個庭院除了是湯建飛的“歡樂園”以外,也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看慣了父親在院子里研究,受父親的影響,湯建飛從小就特別喜歡和植物打交道。他告訴記者,在自己十幾歲的時候,便能清楚地辨別出各種茶花的品種。也正因為如此,湯建飛在高中之后便走上了一條苗木經(jīng)銷之路。
在湯建飛看來,如果不是父親,自己也就不會走上這一條路,父親是自己這輩子最好的榜樣。湯建飛說:“以前,院子里的植物都是父親在打理的,你看,他走了以后沒人來打理,這里便開始長雜草了。”湯建飛的言語中,滿滿的都是對父親的懷念。
子承父業(yè),圓父親未完成的夢想
老家的庭院很美,有各種各樣的植物,那里傾注了父親湯成和全部的心血。為了延續(xù)父親的夢想,湯建飛也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后花園”。
1986年,湯建飛便開始從事苗木生意,把苗木遠(yuǎn)銷到云南等地,靠著苗木生意發(fā)家致富起來。1995年,湯建飛在離白龍橋鎮(zhèn)不遠(yuǎn)的地方承包了一座山,開始種植父親研發(fā)出來的國月文旦,這一種便是20年。
這個季節(jié),在湯建飛的文旦園里,記者看到了掛滿枝頭的文旦,一個個碩大無比,靠近去聞,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湯建飛告訴記者,到了10月份,這些文旦都成熟了,那時候滿枝頭的文旦都會變成金黃色的,好看極了。
湯建飛在自己的文旦園里搭了一棟兩層樓的房子,可以燒飯可以住人。在屋子的旁邊,有石凳石桌,他還特地在原來的黃土地上鋪上了一層石子,看起來別有一番風(fēng)味。這里便是屬于湯建飛自己的“后花園”。湯建飛說:“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到文旦園里來,坐在這里發(fā)發(fā)呆。”這個“后花園”不僅是湯建飛最喜歡待的地方,也是他身邊的朋友最喜歡來的地方。4月,文旦花開,白色的花朵開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花香,湯建飛的朋友們便會駕著車“尋著味”過來,在這里吃吃飯,坐著喝喝茶。10月,待到果子成熟,朋友們又會過來,摘果子,吃農(nóng)家菜,體驗一把田園樂趣。湯建飛說:“靠著文旦,我結(jié)交了不少朋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國月文旦,圓父親的夢想。”
“保護(hù)環(huán)境從我做起”
說湯建飛是一個“溫文儒雅”的生意人可一點都不夸張。湯建飛是一個愛干凈的人,無論是自己家里還是對于周邊的環(huán)境。散步的時候,看到小區(qū)里哪里有垃圾,看不過去,他便會上前去撿起來丟進(jìn)垃圾桶里。在他的汽車后備箱里,永遠(yuǎn)都放著一把夾子,他說這是用來撿垃圾用的。和朋友出去爬山,他總習(xí)慣把這把夾子帶在身邊,看到有人扔在路上的垃圾,他就會夾起來放進(jìn)垃圾袋里……他總是樂此不疲地保護(hù)著身邊的環(huán)境。受他影響,身邊的朋友也都一個個加入到了保護(hù)環(huán)境的行列。他總是:“你對環(huán)境好一分,環(huán)境也總會回報給你一分。”
在湯建飛的文旦園里,看不到一點垃圾,湯建飛說:“他們來過之后,我連煙頭都會一個個撿起來。保護(hù)環(huán)境就得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整個環(huán)境才會好起來。”
看婺城新聞,關(guān)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