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二七區塊十三號新世紀宿舍區塊辦公點的時候,區塊工作人員沙利亞正在和被征收人老王夫婦討論辦理停水停電的相關事宜。“辦結完水電,就準備騰空房子,搬入新家,開始全新的生活”老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然而,半個月前的他還是忽冷忽熱,跟工作人員“磨牙齒”、“打太極”的狀態。隨著老王夫婦的簽約,十三區塊又向著全面簽約騰空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一種韌勁百折不撓
老王是鐵路金華機務段的一名普通職工,老婆下崗在家,有一個讀高中的女兒。他們不僅在十三區塊有51.63平方米的私房,還在二區塊有38.1平方米的單位自管房,由于私房的位置靠近市中心,老王夫婦一直不同意拆遷,提出的條件就是原拆原建。工作人員李剛、沙利亞、洪健康三人先后幾十次上門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之以法,但始終不能突破王雪華的心理防線,甚至對工作人員產生了厭煩和誤解。工作小組負責人李剛回憶,“剛開始做工作的頭幾個月一直沒有進展,但我們始終沒有灰心,堅持每天上門,用春風化雨的形式講道理、說政策,拉家常!
一種力量千方百計
“通過調查走訪,我們了解到老王的母親在建德老家居住,于是我們馬上前往建德,希望能有所收獲”,工作人員洪健康等人到了建德后,他們通過當地黨委政府找到了老王的母親,但考慮到老母親身體原因,工作人員協調地方政府買了水果、營養品等讓代為慰問老王母親。
學校到了放暑假的日子,老王女兒因為行李多、打車難一時回不了家,正在上門做工作的李剛、沙利亞得知消息后馬上開著車去學校,幫助她收拾行李,并把她接回了家。
當得知老王一家與大舅子關系比較好,工作組一行又前往蘭溪,希望通過親人的力量幫助做通老王的思想工作。
六個多月來,朝夕相處,一件件小事無不觸動著老王的內心。老王感慨地說,“當得知他們前去看望母親的時候,心里是極其排斥的,然而事后與母親通電話,她沒有提一句拆遷的事情,我為工作人員做工作的細心程度感到欣慰…”
一種精神團結協作
老王的改變,為工作帶來了契機,細心的工作人員看在眼里,卻急在心里。他們加快了工作節奏,放棄了大部分的休息時間,白天晚上、工作日休息日每天上門做工作,并及時與區塊領導和各有關部門、鄉鎮街道的同事匯報交流情況,落實分工,大家既各司其職又團結協作。
在與老王的數次交談中,工作人員發現了他希望退休后留在金華居住生活的強烈愿望,于是李剛、沙利亞、洪健康等決定為老王尋找合適的房源,以功能完備、價格適中的現房解決他的后顧之憂。幾經波折后,老王終于對其中的一套一環內帶電梯的多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工作人員又馬不停蹄地陪同老王辦理各種手續、證件、合同……
“大熱天找房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挑選房屋信息,然后要實地查看房屋結構,最后還要和中介商談價格,但所有的一切換回了老王滿意的微笑,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位置好、配套齊的實景現房打消除了老王最后一絲顧慮,7月21日,老王夫婦在私房和單位自管房兩份協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回憶起工作的點滴,一個月后就將退居二線工作的沙利亞動容了,他表示:“在自己最后的工作生涯里,能夠親身經歷二七區塊征遷改造這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點工程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體現,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