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上,白龍橋鎮華核新村社區里傳來陣陣掌聲,原來,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同時慶祝八一建軍節,華核社區舉辦了一場晚會,第三地質大隊與二六九大隊精心編排了《我們都是神槍手》、《地道戰》、《擁軍秧歌》、《京劇聯唱》等節目,用別出心裁的聯唱方式道出了對紀念抗戰勝利的喜悅之情。
一個社區要被黨員群眾認可,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華核新村社區正是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載體,融入黨建元素,一步步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黨建工作特色與文化。近年來,華核新村社區把為民服務作為黨建工作立足點,努力為居民辦實事做好事,讓社區居民成為社區黨建工作的最大受益者。本著群眾利把知民、便民、為民、利民作為黨建工作出發點,華核社區建成黨員活動中心、2個黨員示范崗,就是要著力提高為民辦事的服務功能,爭做“四型”“五好”干部,實行一人多崗,將社區離退休人員合黨員分成六個片區,采取“一幫一”的辦法,與離退休老職工、困難老黨員結對,扶貧幫困,給予生活上的慰問關心。
扶貧幫困爭做“五好”黨員
在華核社區里,總能看見各個社區黨員在片區內活動的身影,或是走訪串門、或是為老人搬氧氣瓶、或是打掃衛生。對于社區老人的走訪和看望,他們并沒有固定的安排,大多數時間,都是自發性的,這樣一來,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往往都能在第一時間得知。華核新村社區70歲以上老人共700多人,80歲以上老人有30多人,其中,孤獨老人與困難黨員不在少數。許多老人患有重病或是腿腳不方便,要爬四五層的樓梯,實屬不易,且容易出現意外。為解決此類現象,在五年前,華核新村社區召開離退休干部和大隊討論大會,最終決定騰出社區的空置的房源,經過改造,為老人們安排了30多間在第一層的安置房,免費為困難老人提供住處。
在王志英老人的安置房中,大約20個平方米的單間,有著空調、電視機、餐桌、兩張床、還有孫子愛玩的小型汽車,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記者見到王知英時,她正與丈夫正吹著冷氣,津津有味地吃著晚飯。當聊起近況,王志英笑著告訴記者,老伴的腳患上了痛風,家又住在五樓,上下真的很不方便,幾次上樓崴了腳。曾想著要出去租個房子,可是又談何容易。自從住進了安置房,老伴進進出出也方便多了,老伴非常愛看社區的演出節目,平時出門看個表演也方便了許多。與王志英一樣,許多因此受益的老人也都為社區做的工作豎起了大拇指。
地域的局限并沒有放慢社區扶貧幫困的腳步,今年6月初,華核新村社區向紅軍主任在得知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馬家坪小學的孩子們困難到連鞋子都買不起時,就以華核新村社區白龍橋基地管理中心分工會的名義與馬家坪小學取得了聯系,在分工會會員中發出了以“情系深山愛心捐贈”為主題,向貧困山區學生捐贈舊衣物的活動倡議,倡議得到了基地職工與黨員們的積極響應,不到一個星期,共收到捐贈衣物120余件、鞋子40余雙。白龍橋基地管理中心分工會將職工捐贈的棉衣、棉褲、毛衣、棉鞋等經過清洗、包裝整理后,通過郵政寄往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這些捐贈物品在經過近半個月的長途旅行后,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上,讓孩子們感受到這份來自千里之外的溫暖。
創新載體做好“四型”先鋒
華核新村社區所屬的白龍橋基地管理中心黨支部,共有14名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社區結合本身的特色,按照市、區、鎮委的要求,對社區黨建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確定了符合社區特點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思路,即“多方參與、一體管理,共駐共建、互動雙贏”。跳出單純的就“黨建”抓黨建的圈子,緊緊圍繞經濟發展這個中心抓黨建工作,真正實現了黨建工作促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提升黨建水平。幾年來,社區先后創建了“社區網格化管理”、“黨員活動中心”和“黨員示范崗”,初步形成了獨具華核特色的社區黨建新模式。
自今年社區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以來,每個月隊員們都會開展幾次集體活動,活動的內容全部圍繞著服務居民和社區建設開展。這不,就在前幾天,部分居民反映某片區的衛生狀況不好,社區便組織黨員志愿者們來到小區,對樓道,庭院和空地進行了一番徹底打掃。社區相關負責人說,像這樣的衛生清掃活動,黨員志愿者們每月至少都要開展一次以上。社區還通過設立兩個黨員示范崗,要求黨員在崗位上起到帶頭作用,承諾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承諾在工作作風、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及維護居民利益方面作表率,形成“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良好局面。
社區通過發揮陣地作用,創建標準化社區黨員活動中心,及時抓住社區黨員最關心、最祈盼的問題,通過“建立教育載體,占領思想陣地;建立活動載體,占領文化陣地”,積極打造黨建工作的新優勢。今年5月華核新村社區在辦公樓創建了“社區黨員活動中心”。“中心”自今年成立以來,每個星期該社區黨員都會組織例會,一起研究工作計劃,本著“凝聚黨心、吸引民心”的宗旨,充分利用電教室組織黨員進行傳統教育,革命歷史教育,文明禮貌教育“三嚴三實”教育等活動,提高市民素質,使社區黨建工作活了起來,豐富了黨員的生活,陶冶了黨員的心靈,凈化了黨員的思想。
此外,在華核新村社區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社區老年體協為老年人提供了各種休閑、娛樂、學習的平臺。每天的晨練、晚練、舞蹈排練、排球訓練和每周書法講座等,均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專人負責,社區的棋牌室、健身房、乒乓球室、閱覽室、電腦室都由專人負責按時開放。
為了做到活動的常態化,社區還嘗試將黨建工作融合到活動中,不斷增加一些新的活動內容,增強吸引力。社區老年體協不僅開辦了通絡操、廣播操、太極拳、廣場舞等培訓班,新教的項目達20余個,還適時組織與兄弟單位的交流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對外展示的平臺,每年的“五一”、“國慶”等節假日總是節目不斷,中秋節、重陽節又為金婚、藍寶石婚的老夫妻提供了留影拍照活動,還舉行了老年人書法、繪畫作品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廣受社區老年人的好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