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程中,小區建筑垃圾亂堆放一直是社區創建的難點。特別是一些城郊社區,建筑垃圾亂堆放問題尤為突出。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城東街道桃園社區,在桃園小區,記者發現,小區內垃圾桶旁堆滿了建筑垃圾,無人清運,影響了居民生活環境。
現狀:小區建筑垃圾堆積多
采訪中,記者繞著小區走了一圈,發現該小區多處垃圾桶旁邊有堆積的建筑垃圾以及雜物:有袋裝的磚瓦,有廢舊家具、坐便器等。在一處紅色垃圾桶邊,10多袋用蛇皮袋裝的建筑垃圾堆在那里,有些居民將生活垃圾也丟在垃圾桶邊,正值炎夏,兩種垃圾混合,散發著難聞的味道;小區入口附近的居民樓前,破舊木板與建筑垃圾堆積在垃圾桶邊,像垃圾山一樣;沙發、廢舊床墊等雜物堆積如山,占據了綠化帶。
居民告訴記者,這些建筑垃圾是部分居民買房裝修或二次裝修所產生的。“有些裝修住戶將建筑垃圾一扔了之,根本不管。以前,物業隔段時間用車將垃圾拉走。有的時候建筑垃圾一堆就個把月。”他說,小區于2000年左右建造,剛住進來的時候,大家都在裝修,但建筑垃圾有人統一處理。后來物業就只處理生活垃圾,新租戶、新住戶裝修的建筑垃圾就無人處理了。
同樣的問題不僅在桃園社區存在,記者在城北街道鄭崗山、鳳凰山,城東街道青春路、城中街道明月樓等老舊社區發現,在老舊居民區密集的地方,多多少少都存在建筑垃圾亂堆放問題。
“有些居民將家里的舊沙發、舊木板往小區一堆放,環衛處在清運垃圾時,這些建筑垃圾都是不清運的,久而久之,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環境。”城東街道青春路社區黨委書記李愛紅告訴記者,“社區也頭疼建筑垃圾的問題,如果居民家中大規模裝修,社區肯定知道,也會通知到居民要自行將建筑垃圾處理掉,但是,如果居民家中偶爾更換一下座便器,或者小范圍裝修一下,社區就很難發現,居民也通常在晚上將建筑垃圾堆放在垃圾桶或垃圾房旁。”
物業:處理建筑垃圾無能為力
針對居民亂丟建筑垃圾問題,記者也采訪了部分小區物業,在桃園小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區內大多是拆遷安置房,物業費較低,還有些人不愿意交費。“一年收不上來多少錢,我們能保證的是,將居民的生活垃圾處理好,盡力保持小區干凈整潔。”
同樣的問題在江北老城區都存在,一些老舊小區的物業,主要職責就是開展確保小區的干凈整潔,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如果需要物業負責解決,物業也覺得無能為力。
針對桃園小區的問題,記者也聯系了桃園社區,社區黨委書記葉慧佳告訴記者,目前社區正在與桃園小區物業溝通,近期針對小區內種菜、養雞、建筑垃圾亂堆放等,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大整治。“小區物業費低,收繳率不高,導致很多問題沒法解決。很多物業問題更需要居民的參與,自覺愛護環境。”她說。
記者微評
垃圾桶作為公共設施,我們很難追究居民堆放建筑垃圾在垃圾桶旁,但是,在提倡垃圾分類的大環境下,在全民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環境下,大家是不是應該注意一些,裝修時產生的建筑垃圾本身就應該由住戶買單,即使看到別人衛生習慣不好,也不意味著自己也可以亂扔垃圾,畢竟,優質和諧的生活環境是所有居民共享的。我們期待,我們的呼喚可以引起社區居民的共鳴。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