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沙畈鄉周村的群眾發現,以前村中許多逼仄窄小的村道旁的危房舊房不見了,道路寬敞亮堂了許多,原本手推車無法通行的弄堂現在變的小汽車可以暢行了,整個村莊都變得豁然開朗了。村民們說,這得益于該村遺留已久的多處集中連片危舊房和“一戶多宅”房屋被成功拆除。
周村是沙畈鄉政府駐地,也是沙畈全鄉三個中心村的重點村之一。一直以來,危舊房多、“一戶多宅”違法建筑多,既影響村莊形象,也是導致社會矛盾風險的隱患。該鄉在“三改一拆”行動中,將該村納入無違建創建重點村,制定中心村一戶一宅整治拆除方案,由村黨支部村全體黨員領銜帶頭自我排查自我拆除,村委班子及村民代表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并組建了專門工作組進村入戶,做好相關拆除農戶思想工作,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引導違建戶自拆。自7月份沙畈打響無違建創建第一槍后,全鄉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依法拆除了虞某、李某等39戶、共計3053平方米的危舊房及“一戶多宅”違法建房,打響了“無違建鄉“創建的關鍵一役。
今年以來,沙畈鄉在區“三改一拆”辦的指導下,結合“從嚴管理落實年”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堅決落實區委區政府“三改一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自我加壓、勇于擔當,進一步強化措施,著力在非法“一戶多宅”清理、交通主干道兩側違法建設整治、每季度重點村整治、衛片執法圖斑整改等專項行動上下功夫,深入持續推進“三改一拆”和“無違建鄉”創建。截至目前,該鄉已拆除各類違法建筑9130.7多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的91.31%。
在爭創“無違建鄉”工作中,沙畈鄉以非法一戶多宅整治、存量違法建設應拆盡拆為主要工作目標,始終做到“一個政策、一把尺子、一視同仁”,倒逼違法行為人自行整改和拆除,形成了“強拆不如自拆、遲拆不如早拆”的和諧整改氛圍。沙畈共有30個行政村,各村之間違建情況、村級組織作用發揮等存在較大差異,為達到“以強帶弱、相互促進、力爭上游”的創建態勢,該鄉采取“分中心負責包片、聯村干部包村”的方式,分3批次推進無違建創建,并將銀坑村等21個村列為創建重點村。
非法一戶多宅整治是無違建創建工作的要點,也是創建工作的難點。為抓好這項工作,年初該鄉結合“一圖一戶一檔”宅基地調查任務,對30個行政村“非法一戶多宅”和存量違法建筑進行了全面清理摸底。針對調查清理結果,擬出分類處置方案,落實拆除、整改責任,分批次落實作戰任務,強勢推進“一戶多宅”整治工作。
在實現拆違工作目標的同時,沙畈鄉采取措施加強拆后利用,對占用農用地的違法建筑拆除后,鄉黨委政府堅持“拆除一宗,復綠一宗,利用一宗”的工作原則,由聯村干部負總責,村書記、主任具體負責組織違法建設戶實施。拆違實施以來,全鄉累計復耕面積5053平方米,規劃利用面積8493.平方米。在做好拆違工作的同時,該鄉還將防控新增違建作為重要工作內容狠抓落實。以構建兩網化巡查監管機制為抓手,設立違法建設行為舉報電話,嚴格落實巡查監管責任制,要求每位聯村干部一周一巡查,每周將巡查報告簽字上報,村主要干部每日巡查,確保層層落實監管責任。
“三改一拆”面廣量多、任務繁雜。沙畈鄉還相繼開展了公路邊“三化”整治、小廟小庵整治等多項整治任務,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得到規范處置。同時,落實常態化的管理措施,探索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努力做到“拆、改、建、管”協同推進,綜合利用好、建設好拆違后騰出的空間,使“三改一拆”真正拆出了發展空間、拆出了社會和諧。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