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竹馬鄉響應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號召,積極推動特色黨建示范帶建設,即率先引導若干基層黨支部分別建設各具特色的黨建示范點,并以若干先進示范點為中心向鄉黨組內各黨支部輻射,帶動鄰近黨支部建設黨建示范點,并加強黨建各示范點間的聯結,融合全鄉黨建力量,打造一條“紅色走廊”,以一條特色黨建“金腰帶”引領基層黨員隊伍素質全面提升。目前,竹馬鄉汪山頭村、東宅村、方下店村、下張家村、向家源村五個黨支部已完成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工作。
汪山頭村黨建示范點:聯鄰幫戶
竹馬鄉汪山頭村村民總戶數150戶、共344人,黨員27人,黨支部委員2名。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汪山頭村屢獲殊榮,先后被授予市級文明村、區級文明村、區級生態村、區級文化示范村、鄉級全面先進集體、鄉級“五好”農村黨支部等榮譽。
汪山頭村黨支部以“黨員聯鄰幫戶”為黨建特色,積極開展黨員走村入戶活動,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積極服務群眾,展示黨員形象。在該村的垃圾分類、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中,村黨支部多次組織黨員挨家挨戶到村中查看垃圾桶,指導生活垃圾分類方法,勸導村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并每月至少一次組織全體黨員進行公益勞動,清掃房前屋后、街頭小巷的衛生死角,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
汪山頭村黨支部已完成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黨群服務中心集辦公室、黨員活動中心與老年活動中心、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文化健身廣場和便民服務中心、農家書屋、人口學校、婦女之家等為一體。目前,體現汪山頭村黨員聯鄰幫戶精神風貌的照片已被布置在黨員風采墻上。
東宅村黨建示范點:一個黨員一面旗幟
竹馬鄉東宅村共有村民300戶,857人,黨員45名,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東宅村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斬獲金華市文明單位、婺城區文明單位、婺城區文化示范村、婺城區衛生先進單位、婺城區生態村、婺城區計劃生育示范村、竹馬鄉先進黨支部村委會、竹馬鄉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竹馬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竹馬鄉全面先進單位等榮譽。
東宅村以“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為黨建示范特色,將家庭成員中有黨員的確定為“黨員戶”,并授予門頭標志,一個黨員帶動一個黨員戶,一個黨員戶聯系并服務附近一部分群眾,在基層黨建中發展并形成網格化服務群眾體系。
東宅村黨支部不斷加強農村基層服務隊伍建設,滿足農村服務需要,積極改善農村基層組織辦公和服務條件。建起了黨員活動室、黨群服務中心、綜治警務室、農家書屋、人口學校、農民文化展館、文化健身廣場、村民議事中心、遠程教育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衛生服務中心、村郵站和便民服務中心為一體的農村服務管理中心,基本實現農村基層組織“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地方辦事”。
姜衙村黨建示范點:黨員服務群眾
竹馬鄉姜衙村有村民300余戶,808人,黨員39名。黨支部委員4人。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姜衙村先后被授予區級文明村、區級文化示范村、鄉級全面先進集體、鄉級“五好”農村黨支部等榮譽。
姜衙村黨支部以“黨員服務群眾”為黨建示范特色,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強農村基層服務隊伍建設,建立并推行黨員干部聯鄰幫戶責任制,收集民意、服務群眾、監督管理,使群眾民需有人問、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幫、民憂有人解。依托黨員干部聯鄰幫戶責任區管理,姜衙村根據上級精神積極開展”五水共治”、環境衛生整治、垃圾分類工作,使村容村貌有了較大的提升。
目前,姜衙村已建成社區服務中心集辦公室、黨員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文化健身廣場、便民服務中心、文化禮堂、農家書屋、人口學校、婦女之家等為一體的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并計劃大力開展“精品村”建設。
下張家村黨建示范點:茶花爭艷
竹馬鄉下張家村有村民355戶,共892人,黨員42名。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下張家村先后被授予省級“綠化示范村”、“興林富民示范村”、“民主法治村”,市級“全面小康示范村”、“一村一品特色村”、“治安安全村”、“文化示范村”、“生態村”等榮譽稱號,是國際山茶花物種園、浙江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所在地,是“中國茶花之鄉——竹馬鄉花卉生產基地”。
下張家村黨支部以“茶花爭艷”為黨建示范特色,在鄉鎮的領導下,本著“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實現了土地的合理流轉,逐步形成了連片的2000畝花卉苗木基地,并狠抓基礎配套設施,構建起了花卉苗木種植的良性產業鏈,同步引進高新科技進行轉化和推廣花卉品種質量,其中國際山茶物種園已引進物種12組,200多個茶花母本,下張家村還以項目為依托提高茶花種植面積,樹立爭創產業名牌品牌觀念,自2004年開始,下張家村與金華市瀚光茶花開發研究所共同申請注冊了“竹馬牌茶花”,此商標于2006年被金華名牌產品認定委員會認定為金華名牌產品。
方下店村黨建示范點:黨員先進
竹馬鄉方下店村全村人口981人,村兩委員成員9人,黨員42名。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方下店村被授予區綠化示范村、區級文明村、區全面小康示范村、區生態示范村、鄉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方下店村以“黨員先進”為黨建特色,布置黨員活動室,彰顯黨員先進精神。據了解,在“三改一拆”行動中,方下店村各黨員及發展黨員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入黨積極分子方永祥率先主動拆除父母遺留房產,響應“三改一拆”拆除“一戶多宅”號召,預備黨員方永通等積極推進危舊房拆除工作,面對村民的百般阻撓和不理解,積極開展相關政策宣傳解釋工作,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并培養了良好的黨群關系。整治行動中,方下店村共拆除一宅多戶、危舊房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涉及農戶50多戶,為新農村建設騰出了有效空閑。如今,這些舊址上已建起了村中小廣場、農村文化禮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惠民設施,村中道路也得到了拓寬,方下店村黨員隊伍也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這些黨員先進風貌都將在本次黨建示范點建設中得到體現。
向家源村黨建示范點:紅色文化
竹馬鄉向家源村有農業人口572人,206戶,黨員23名。向家源村黨支部堅持抓村級班子隊伍建設,以群眾中心工作為導向,以“黨群連心橋”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發揮每名黨員的先進作用。
向家源村黨支部以“紅色文化”為黨建示范特色,通過創新黨建載體,把黨的政策宣傳同群眾喜聞樂見的鄉土文化活動相結合,既弘揚與發展了傳統文化,又為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路子。
向家源村不斷加強農村社區服務隊伍建設,積極改善農村社區辦公和服務條件。向家源村于2003年全部完成舊村改造,拆除了全部的危舊房,并對綠化進行改造提檔。2013年9月,村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建成,凡7 0歲及以上的村民均可到該中心食堂免費用中餐。2014年,村兩委著手飲用水管網改造,戶戶用上了沙畈水,改變了一直引用井水的局面。向家源村還重修了村內道路,新建村外環村路,用于大貨車通行,投入資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村180余戶農戶的生活污水實現截污納管,污水入戶率達97%以上。村里還建了農村文化禮堂,充分展示了向家源的過去和現在所取得的成就,并為村民娛樂休閑提供了一個好去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