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竹馬鄉董烈漢用大卡車將自家廠房內的機械設備運到安置地,完成騰空,該廠房是竹馬貨場征遷工作中最后一棟騰空的征遷建筑物,至此,竹馬鄉100%完成貨場及配套項目建設征遷建筑物拆遷騰空工作。
竹馬貨場及配套項目建設征遷工程包括貨場、金竹公路拓寬工程、通站路、站西路和601連接線新建工程,涉及竹馬鄉的東宅、西宅、汪山頭、邵湖頭、方下店等5個村,乾西鄉黃橋頭、鮑楊、上天師等3個村,需征用土地778多畝。其中,竹馬鄉區塊征地700.731畝,涉及農戶563戶,需拆除農房32戶、企業廠房14家、個體工商戶5家,拆遷面積共20342平方米,需搬遷墳墓35穴。目前,竹馬鄉尚有2戶苗木待征遷。
本次征遷工作中,竹馬鄉密切關注群眾思想動態,積極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竹馬鄉首先通過墻體標語、LED廣告、農村廣場、座談會等渠道進行政策宣傳,組織農村文藝骨干編排《貨場征遷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逐村宣傳;黨員干部們紛紛當起了宣傳員,挨家挨戶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把大家所關注的被征地農民保險、特殊苗木搬補等政策,全方位多角度及時宣傳解答。
同時,竹馬鄉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全過程實行陽光征遷。首先在各村公開欄及時公布與征遷相關的政策信息,苗木清點數量、搬補費評估單價總額、分田塊的土地面積及苗木騰空等信息;把“竹馬貨場及配套工程項目征遷事項公開欄”移到征地現場,讓群眾隨時查對;邀請苗木專家、律師、媒體等組成“社會觀察團”,對征遷工作全過程進行監督;召開懇談會、推進會、意見征詢會等被征遷后的水渠路網修復、特殊苗木搬補等問題進行專題討論,充分關注被拆遷戶訴求。
征遷工作中,竹馬鄉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進帶頭作用,率先打開了征遷工作的局面。2014年3月初,得知貨場即將啟動征遷,汪山頭村黨員汪崇成、東宅村原村支書李志平主動退掉了已訂購移栽的苗木,并積極引導鄰居放棄補種,東宅村老黨員李國立帶頭將自家5畝地上的苗木騰空。2014年5月10日,該征遷項目涉及黨員干部苗木全部搬遷騰空。
竹馬鄉同步做好相關服務工作,為征遷戶解憂愁。搬遷過程中,相對集中的苗木搬遷引起了道路擁堵,竹馬鄉迅速協調開辟避車道300余米,增設臨時停車點5處共1500平方米,派出5名交通疏導員和安全員在路口輪流值守;積極聯系竹馬鄉花協、農民信箱等信息平臺,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力量,為竹馬鄉征遷苗農尋找銷路,幫助苗農優質優價銷售苗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