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白龍橋鎮按照區里的統一部署和下達的目標任務,周密部署、創新舉措,克難攻堅、強勢推進,“三改一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白龍橋鎮共拆除違法面積197499.32平方米,共完成全年任務數的79%。
拉高標桿,立足于強勢推動
在去年成立鎮“三改一拆”工作領導小組和鎮違法建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今年白龍橋鎮又成立了創建“無違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鎮委書記、鎮長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立項目助推組,統籌負責跟蹤協調、難題破解、督促落實,直至完成任務。白龍橋鎮堅持典型示范推動拆違,全鎮黨員干部帶頭作表率,抓落實,發揮了黨員干部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拆違工作帶起了好頭。
狠抓重點,立足于落實到位
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抓重點出亮點,強推進細謀劃。白龍橋鎮以現有的拆違目標進行梳理,突出重點,將今年白龍橋鎮重難點項目如百事達舊機電市場、330國道改擴建、杭長高鐵下四化三邊等三塊重點工作,分步推進。自6月開始,針對百事達違建面積大、環境臟亂等問題,白龍橋鎮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強勢出擊,將部署行動分為“整改、搬離、拆除”三步走,期間兩個月,鎮干部聯合區“三改一拆”辦、電力、國土等部門,進行了一系列拆除工作:先是對白龍橋鎮百事達廢舊物資收購市場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其后對百事達舊機電市場經營業主進行勸離疏導,最后對其進行拆除。截至8月31日。百事達怡村區塊共計137間倉儲,已拆除怡村區塊倉儲用房90間,建筑面積共34100平方米,其中2層倉庫41間,已騰空未拆還有19間4940平方米,未騰空的還有28間。高橋區塊共拆除2300平方米,并已完成復耕1700平方米。7月接到省政協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反饋的問題后,白龍橋鎮展開行長客專鐵路邊違法建筑摸排調查工作,兩星期內相繼拆除了轄區內董村、潘村壟村、東俞村內的違法建筑共5處,違法占地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
統籌全局,立足于完善機制
7月,白龍橋鎮正式啟動信息化管理平臺,把全鎮52個村和4個社區劃分為56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和1~2名網格員,各個職能科室、社會服務團隊納入網格化管理體系,實施全科化管理服務。通過平臺信息,共及時收到三改一拆類違建信息47條,當月拆除違建建筑3.5萬平方米,及時發現制止違建發生,提高了拆違效率。根據“全市深入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無違建”創建要求,在以鎮干部為責任主體的基礎上,聯合行政執法、公安、國土、規劃等部門開展“四嚴行動”集中整治行動。為明確工作目標,出臺了白龍橋鎮落實衛片執法監督檢查重點監管整改方案,成立監督崗,堅決遏制違法建設新增勢頭,杜絕增量,遞減存量。通過開展“四嚴”行動,今年以來新阻止違章建房56起,新增違建行為得到了有效控制。對照拆違數據、拆除質量、對比照片、基礎性材料報送等內容,白龍橋鎮定期對各村進行核查,隨時掌握全鎮拆違工作動態。同時,對拆違和拆后處置實行每月通報制度。
正視短板,立足于提升成效
當前,白龍橋鎮仍存在“三改一拆”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創建氛圍有所單薄,拆改、拆建還不夠同步,違法建設拆后處置進度偏慢,長效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等問題,這些都制約著白龍橋鎮“三改一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針對存在問題,白龍橋鎮積極采取了措施,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新一輪的違法建筑調查摸底工作,并明確了拆違任務,根據市、區“三改一拆”工作形勢,每月對拆違工作實行量化考核。
“無違建”創建的前提和關鍵是“拆”。為此,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拆違力度,勇破難題,敢打硬仗,對應拆違法建筑和非法“一戶多宅”快拆盡拆,基本實現年內全鎮無應拆違法建筑的目標。在拆違抓手上,繼續部署,對整治難度大的“硬骨頭”,影響惡劣或重要節點上的違法建筑,繼續實施指令性任務,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具體的拆違名單。在尺度掌握上,做到公平拆違,避免因拆違不公影響社會穩定。在推進方式上,以村為單位,步步為營,整村同步拆除,連線連片推進。在工作結合上,把“拆違”與“拆危”相結合,對“三改一拆”中涉及的危房應拆快拆;把“拆違”與“五水共治”、重點項目建設、城市環境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相結合,做到各項工作同步推進。同時,根據已經出臺的違法建筑和“一戶多宅”處置政策,對存量違法建筑抓緊處置,并加大監督崗巡查防控力度,健全農民建房審批制度,做好源頭防控工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