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白龍橋鎮黨委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堅持為基層黨組織、黨員及廣大群眾服務的工作理念,積極摸索黨建新模式,樹立“黨建+”理念,將基層黨建與社區服務、企業服務相結合、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相結合,各項工作在黨的指引下不斷的向前推進。
黨建+網格化服務,發揮社區工作實效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社區不僅是各項工作的承接點、社情民意的反映點和社會穩定的保障點,更是黨建工作的立足點,是白龍橋鎮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鎮黨委政府在如何更深層次加強社區黨建工作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以華核社區為示范點,推行“黨建+網格”模式,結合華核社區往年實際需求與工作特色,發揮了其相應作用。根據華核社區退休老職工多、轄區面積大等特點,以“網格全覆蓋,服務心連心”為服務宗旨,本著“就近連片”管理原則,將社區劃分成7個大網格14個小網格,建立了“社區黨支部—網格長—片區黨員”的社區三級網格組織管理體系和服務網絡,幫助了社區支部、白龍橋管理基地第一時間掌握群眾信息,有效的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矛盾激化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同時通過網格系統將收集到的居民信息建立檔案、同步管理,針對困難黨員、獨居老人、下崗失業人員等困難人員開展“一助一”結對幫扶活動,定期上門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今年以來已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大小困難158件。通過網格化管理,今年6月初,華核新村社區還與馬家坪小學取得了聯系,在網格中發出了以“情系深山愛心捐贈”為主題的黨員倡議,并通過網格層層傳達落實捐贈倡議,共向貧困山區學生捐贈舊衣物的衣物120余件、鞋子40余雙。
黨建+文化傳承助推企業經濟發展
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從根本上講是做人的工作,為生產力的發展消除障礙,凝聚力量,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這與企業文化在功能、目標上是相融互補的,也是一致的。因此,白龍橋鎮政府通過推進“黨建+企業文化建設”這一模式,促進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希望有效改進和創新企業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針對性、實效性。
白龍橋鎮以潤華機電為黨建示范點,結合企業文化禮堂與黨群服務中心為強有力的學習平臺,通過組織一線員工學習業文化、唱響企業之歌、樹立一批黨員典型,把企業文化作為黨建工作服務生產經營的有效切入點,能夠使企業黨建工作更好地適應改革、融入管理。
優秀企業文化所具有的時代魅力與黨建工作的傳統優勢相結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增強對廣大員工的吸引力、滲透力和影響力。萬里揚就以文化月活動為載體,圍繞著“和聚萬里揚幸福家味道”的主題展開“和學篇”、“和悅篇”、“和美篇”三大系列企業文化活動,在萬里揚更好地營造“和樂”企業文化氛圍,打造幸福家的味道,進一步了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凝聚力。該企業通過設立公司黨校,定期組織授課,對班子成員及黨員進行黨的理論知識、法律法規等學習培訓,不斷提高黨員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同時,聯合公司人力資源部通過采用專家講座、主題研討會、時代光華網絡學院等多種方式組織開展各種工作技能、社交禮儀等培訓活動,促進黨員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此外,每年組織全體黨員到革命圣地接受紅色教育,深入體驗革命先輩的艱苦歷程。
黨建+互聯網“零距離”帶動黨建工作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白龍橋鎮積極探索讓農村基層黨建也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廣泛傳播,及時更新黨建動態。白龍橋鎮前期通過在本刊白龍橋周刊上開辦“黨建+”系列報道?、黨員示范典型、黨建示范點等欄目,開展宣傳工作,快速更新黨建動態,促進黨員干部工作自覺性。
此外,白龍橋鎮還將著手開展“微信黨建”活動,要求各村利用微信等現代交流工具建立黨務村務微信工作群。通過建立微信工作群有效將在村和外出的黨員干部都聚合在一起,使農村黨員干部無論在哪都能便捷的了解最新的黨務村務動態,參與有關事務的討論,也能及時的與村書記、主任交流想法,真正實現“零距離”的溝通。同時,要求管理處聯村干部加入到各村的微信工作群中,及時在群內發布黨的方針政策和上級工作要求,宣傳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心工作,推廣農技科技、水利灌溉知識,解答各村黨員干部提出的相關問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黨建+”的活動在持續,白龍橋鎮還將與居家養老相結合、與創業致富相結合、與思想教育相結合,不斷拓展“開放型”黨建服務體系,以點帶面,實現了基層黨建的高附加值,形成了基層黨建工作“亮點紛呈、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