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號)金華市婺城區統計局、金華市婺城區第三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15年9月11日
表1-1單位數與有證照個體經營戶數
表1-2按行業分組的法人單位與有證照個體經營戶
表1-3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企業法人單位
表1-4按行業分組的小微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和資產總計
按照全國統一部署和《關于在全區開展第三次經濟普查的通知》(婺區政發〔2013〕21號)要求,我區進行了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這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普查對象是在我區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通過這次普查,摸清了我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摸清了我區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查實了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和高技術產業(制造業)的發展狀況。通過對19個鄉鎮(街道)的數據質量抽查,普查數據質量達到預期目標要求。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婺城區統計局和婺城區第三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現分三個公報,將第三次經濟普查的主要綜合數據公布如下。其他普查數據將隨著普查資料開發應用的進度,以不同方式陸續公布。
一、基本單位和從業人員
2013年末,全區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注1〕活動的法人單位6353個;產業活動單位7138個;有證照個體經營戶16496個(詳見表1-1)。
2013年末,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注2〕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709個,占26.9 %;制造業1613個,占25.4%;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831個,占13.1%。在有證照個體經營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7478個,占64.0%;住宿和餐飲業1239個,占10.6%;制造業967個,占8.3%(詳見表1-2)。
2013年末,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70970人。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41581人。
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建筑業57049人,占33.4%制造業42600人,占24.9%;;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2735人,占7.4%。在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4110人,占43.1%;制造業6446人,占19.7%;住宿和餐飲業5839人,占17.9%(詳見表1-2)。
2013年末,全區共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企業法人單位5086個。其中,內資企業占98.7%,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6%,外商投資企業占0.7%。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0.9%,私營企業占87.9%(詳見表1-3)。
二、企業資產總計
2013年末,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資產總計875.09億元。其中,第二產業企業資產總計占全部企業資產總計的37.6 %,第三產業企業資產總計占62.4%。
三、小微企業〔注3〕
2013年末,全區共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小微企業法人單位4866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95.7%。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678個,占34.5%;制造業1595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32.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68個,占9.6%。
小微企業從業人員65198人,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38.1%。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制造業32509人,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9.0%;建筑業10122人,占5.9%;批發和零售業8219人,占4.8%;。
小微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68.14億元,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53.5%。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制造業150.97億元,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7.3%;房地產業111.39億元,占12.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96.29億元,占11.0%(詳見表1-4)。
四、戰略性新興產業〔注4〕
2013年末,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企業法人單位9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0.2%。其中,節能環保產業3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0.06%;新材料產業1個,占0.02%。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022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0.7%。其中,節能環保產業309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0.2%;新材料產業220人,占0.2%。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8.52億元,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0%。
五、主要經濟結構
2013年末,在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企業法人單位占80.1%;機關、事業法人單位占6.0%;社會團體和其他法人占13.9%。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80.6%;機關、事業法人單位占13.5%;社會團體和其他法人占5.9%。
在法人單位中,第二產業占28.4%;第三產業占71.6 %。第二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58.9%;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41.1%。
在有證照個體經營戶中,第二產業占8.5%;第三產業占91.5%。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中,第二產業占20.3%;第三產業占79.7%。
注釋:
[1]三次產業的劃分: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2]單位的劃分:
法人單位是指具備以下條件的單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獨立擁有(或授權使用)資產或者經費,承擔負債,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
(3)具有包括資產負債表在內的賬戶,或者能夠根據需要編制賬戶。
法人單位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和其他成員組織法人、其他法人。
產業活動單位是指具備以下條件的單位:
(1)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2)相對獨立組織生產活動或經營活動;
(3)能提供收入、支出等相關資料。
有證照的個體經營戶是指除農戶外,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種經營組織。有證照的個體經營戶包括: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經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
(2)依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經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準登記,并領取《民辦非企業單位(合伙)登記證書》或《民辦非企業單位(個人)登記證書》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3)經相關部門批準,領取了準運證,獨立從事交通運輸的個體運輸戶。
[3]小微企業: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國家統計局制定的《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確定。本辦法按照行業門類、大類、中類和組合類別,依據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或替代指標,將我國的企業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種類型。
[4]戰略性新興產業: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的要求,國家統計局制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2)(試行)》標準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是按照經濟活動進行劃分,是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集合,是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基礎上,對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活動的再分類。
[5]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表中數據不足最小計量單位的以“…”表示,沒有數據的以“—”表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