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婺城區交通運輸局白龍橋中心管理站發現兩大堆廢舊瀝青材料,當記者問起養護工的作用時,養護工自豪地介紹說:“這個廢舊瀝青以前都是丟棄的,現在作用可大啦。經過處理,這些材料還能再次利用。”
一直以來,路面舊料如何實現再利用是困擾各地公路部門的一大難題,常規處理一般采取將其用于路基工程土或是廢棄,這樣既不能充分發揮廢舊路面材料的使用價值,也容易導致環境污染。
近年來,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公路段成功應用廢舊油皮、水泥破板再生利用技術,將原本要廢棄的路面舊料全部實現了再利用。即:在修復破損的瀝青路面、水泥路面時,將廢舊油皮、水泥破板通過回收、粉碎,根據病害路段的路況、交通量大小和材料的技術性質,添加一定的集料再生后處治路面翻漿、沉陷、坑槽等。
目前,這種公路舊料再生技術在婺城公路得到了普遍應用。區公路段養護統計資料顯示,至目前全段廢舊瀝青路面材料及水泥破板循環利用率達100%,比傳統技術節約投資約20%,縮短工期25%以上。僅蘭賀線5公里的大中修工程中,婺城公路部門便利用銑刨廢料約2萬噸。去年,通過廢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板用于路基擋墻砌筑等舊料循環利用及延長大中修周期等措施,公路段共計循環利用砂石料1.5萬立方米,節省瀝青4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0噸,節省燃油650噸。
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公路段有關負責人表示,路面舊料再生利用技術為降低公路能耗,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了新路子,達到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交通干擾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