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330國道(婺城段)改建工程的施工現場看到,路面已經向兩邊延伸,瀝青攪拌機、壓路機等機械不停運作,工人們正緊張施工,現場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國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干線公路,一直以來,婺城區高度重視330國道改建工程建設,全力將這項工程變成一項真正得民心工程。目前,在區交通運輸局、白龍橋鎮等有關門部門和鄉鎮的共同努力下,該工程進展順利。
據悉,330國道(婺城段)改建工程實施起點位于武義江大橋,經二環南路至蘭溪交界。婺城區段長22.283公里,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路基寬度為33.5米,雙向六車道,婺城區概算為7.7億元。全線共分三段實施,一是利用二環南路12.29公里(武義江至龍蟠),雙向八車道,主要是路面改造及個別彎道超高改造;二是新建1.63公里(西二環跨滬昆鐵路立交橋及接線工程),雙向八車道,目前已完工正式通車;三是拓寬改造8.36公里(二環西路至蘭溪交界),雙向六車道,路基寬度為33.5米,大橋1座,中橋3座。合同總工期為18個月,于2014年8月份開工,計劃于2016年2月建成通車。
婺城區交通運輸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建設對改善330國道金華市區段交通條件,完善我省國、省道干線公路網絡,加快浙中城市群培育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330國道(婺城段)改建工程既是省重點工程,又是拉動有效投資的重點工程,更是造福婺城區特別是白龍橋鎮沿線老百姓的民生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將極大地提升該區塊的品位,改善老百姓的出行狀況。
由于拓寬改造路段需征收農房,共涉及白龍橋鎮4個行政村的177戶。該項目正式進場施工以來,婺城區交通運輸局抽調精干力量,全體人員克服人員少、任務重、工期緊等困難,不僅要參與政策處理,還要負責施工質量和進度,充分發揮了“白+黑”“5+2”的二七精神,全力開展農房征遷工作,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簽約完成176戶,簽約率為99.3%,總面積45725平方米。目前,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本次征遷安置涉及四個行政村,安置面積達120余畝,目前已完成安置地塊土地征收、土方填筑工程,計劃在11月底前完成地基交付。
白龍橋鎮為配合該項目的建設,自該項目正式進入房屋征遷階段以來,該鎮多次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干部不斷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簽約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強化措施,突出重點,明確任務和完成時限,快速與被拆遷戶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書,及時兌付資金,嚴格執行各項拆遷優惠政策,并多次組織干部上門入戶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全力推進拆遷工作。同時,白龍橋鎮還加強宣傳動員,利用多種形式廣泛發動群眾、引導群眾,讓群眾自覺支持簽約、參與簽約、帶頭簽約。經過宣傳發動,不少村民在簽約后,主動在限期內將房屋騰空。
330國道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的總體目標,接下來,指揮部將繼續抽調精干力量,統一思想,倒排時序,明確分工,以最快速度推進項目建設,力爭10月底前完成半幅路面的建設工作,努力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