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畈鎮三村黨支部與該村58名黨員干部在“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同呵護綠色家園”的橫幅下,簽下自己的名字,承諾自覺做好自家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帶動全村村民參與垃圾分類處理的積極性,使垃圾分類成為村民的一種習慣和常態。
全村471戶家庭均有相應的“垃圾分類指導老師”,教授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垃圾應該怎么分等知識。“垃圾分類指導老師”由58名黨員擔任,每位黨員負責7~8戶家庭,上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做好解釋和指導工作,督促其做好垃圾分類。據了解,為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增加村民垃圾分類環保意識,扮演好“垃圾分類指導老師”的角色,三村黨員干部們再次進行入黨宣誓,堅定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決心,并自我學習,邀請雅畈小學的老師為其授課,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再把相關內容挨家挨戶地傳達給每位村民。
雅畈三村黨支部要求黨員們主動承擔起垃圾分類“先鋒員、宣傳員、督導員”的責任,在全村推廣垃圾分類工作,動員村民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意識,帶動整個村環境衛生意識的提高,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常態化。43年黨齡的老黨員葉增德負責村上7戶家庭的垃圾分類工作,除了積極做好自家垃圾分類,他還時常走近聯系戶,聊聊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自三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垃圾分類處理模式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和支持。村民王玉梅還分享了垃圾分類處理給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綠色的垃圾桶貼著會爛,黃色的垃圾桶貼著不會爛,剩菜剩飯、果殼瓜皮等廚余垃圾放入綠色的垃圾桶,玻璃、塑料等放入黃色的垃圾桶,垃圾分類很方便,這種處理模式很好,是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后代的好事”。
據了解,為常態化管理垃圾分類工作,從11月15日起,三村還將每天安排兩名村兩委干部,入戶宣傳垃圾分類工作;還設立垃圾分類咨詢室,指導村民如何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