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寺口村正在為建設打造精品村做著最后的努力,預計到年底將完成整個村莊的美化建設工作。這個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村子從去年開始就開展了一系列的舉措來改造村容村貌,不僅從基礎設施、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著手改造村子,還把“現代化生態宜居村”作為建設目標,通過改善人居生活環境,從垃圾分類入手,實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新農村建設。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員發揮出的重要作用。
為了響應區委區政府及安地鎮黨委政府全面實行垃圾分類的號召,改善全體村民的生活環境,保障大家身體健康,整治村莊環境、打造整潔農村、改變生活陋習、美化寺口面貌的行動刻不容緩。10月底,寺口村召開了婦女戶主大會,向廣大家庭婦女傳授了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正式拉開了該村垃圾分類工作的序幕。
據悉,數月之前,寺口村就已經在著手準備垃圾分類的相關事宜,7月份召開了黨員大會,制定并實行了垃圾分類網格化管理制度,通過安排在村黨員和村民代表聯系農戶的方式,入戶上門把垃圾分類的有關事項進行廣泛宣傳,還把垃圾分類工作制定進村規民約中。向農戶發放統一的宣傳圍裙、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告全體村民書》等宣傳物品,在村內懸掛垃圾分類宣傳橫幅,營造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在黨員活動日,所有黨員干部集聚在村內進行了房前屋后的衛生整治工作,把各家各戶的堆放雜物清理整齊,垃圾廢棄物等一律打掃干凈,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正式實行垃圾分類的第一天,村兩委以三人一組的形式一一上門講解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要求每家每戶的門前都要擺放好分類垃圾桶。這一個月以來,寺口村垃圾分類氛圍十分濃厚,“我們每天都會在村子里轉悠,時不時地會檢查一下大家的垃圾桶,看看有沒有把垃圾進行分類放置。有時候垃圾二次分揀員上門收垃圾,遇上沒有正確分類的農戶,也會再一次地向他們解說,或是反映給村里讓我們進行上門指導。”寺口村村支書邵春桂講道,“村民的配合是村兩委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最大的動力,我們很有信心把寺口打造成一個舒適宜人的美麗村莊。”此外,寺口村還要求農戶自覺地把自家的家禽家畜圈養起來,家狗一定要栓養,不能讓其任意行走。
各種有關設施的完善也滿足了寺口垃圾分類工作的基本要求,村里新建的陽光垃圾房剛完成驗收,在垃圾分類工作開始后已正式投入使用;新的分類垃圾車也已經到位;村里還安排了兩位保潔員進行垃圾分類的培訓,按照制定的保潔員承包考核標準,要求他們每日上門回收垃圾,把會腐爛的垃圾運往垃圾房進行分解,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另一部分不會爛垃圾運往安地垃圾中轉站進行統一外運,保證垃圾日產日清。
“目前,我們村正在設計和制作榮辱榜的宣傳板,通過考核制度上墻的形式對合格的農戶給予獎勵進行鼓勵,年底還會評選出‘最美家庭’,讓村民們在競爭比較中愈發自覺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通過在全村范圍內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在逐漸增強。邵春桂還說,以前很多人在吃甘蔗的時候會一邊吃一邊就隨手把甘蔗渣扔在地上,現在實行垃圾分類后,就會很習慣地把垃圾丟到垃圾桶里,如果沒有做到,也會有其他村民主動上前進行勸導監督,大家都很有意識地去維護農村衛生環境。這些生活陋習的改變就是垃圾分類所帶來的。()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