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白龍橋鎮臨江管理處聯合公安、執法大隊對擇住鄰村的磚瓦廠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違建廠房進行依法拆除。據了解,該磚瓦廠原是戶主多年前私自搭建,用來承包給租戶養殖豬和鴨。自7月開始,臨江管理處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責令其在限期內關停養殖場,并自行拆除違章建筑。承包戶雖表示愿意配合工作,但是屢次關停后又偷偷開始養殖,管理處發現后最終決定將其強制拆除。在做通承包戶思想工作后,管理處工作人員四處奔走,積極聯系西園、尤力村等收豬戶,成功幫助承包戶賣出了100多只豬。
該管理處書記樓鵬告訴記者,目前臨江管理處畜禽養殖整改工作已經進入了沖刺階段,管理處畜禽養殖整治任務量占了全鎮的三分之二,三天以來,管理處工作人員不分白天黑夜上門入戶,對186家規模養殖戶進行調查摸底,在確認是否完成整改提升的基礎上,管理處將于12月之前完成所有規模養殖場拆除和整改提升工作。
與臨江管理處一樣,白龍橋鎮各工作小組正放棄休息日時間,冒雨深入各自聯系負責的養殖場,上門做思想工作,積極推進畜禽養殖整治提升工作。12月5日,白龍橋鎮召開了畜禽養殖整治工作會議,會議對目前應關未關、應建未建、驗收未通過的養殖場,逐戶落實責任、明確舉措。白龍橋鎮黨委書記范鋒鑫、鎮長包純正親自帶隊,全鎮分四個管理處20余個工作小組繼續深入養殖場,逐家指導推進畜禽養殖整改提升及環境衛生溝渠清理工作,以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畜禽養殖整治工作,還群眾一灣清水和清新的空氣。
今年,白龍橋鎮積極引導提高畜禽養殖業集約化、規模化程度,改造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畜禽養殖健康良性發展,在引導養殖場與種植戶對接、養殖場糞污直接發酵的同時,今年又對全鎮養殖場制定了糞污減排“一場一策”,針對不同畜種和不同規模,針對是否符合標準養殖場這一問題進行整改,相應采取建設沼氣池和養殖場關停拆除等措施。為了能夠有效推進整治工作,鎮里不僅多次召開專項行動會議,明確各個時間節點和責任主體,同時開展畜禽養殖整治“一月一匯報”工作,要求聯村干部結合“走村訪戶”做好鎮域內各養殖戶進行政策宣傳、摸底調查、養殖面積測量等工作,對違規養殖現象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匯報、早處理”。
在整治過程中,古方二村“美保龍”種豬養殖基地建成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污水處理中心,將豬糞制成新型活性肥,應用于苗木、蔬菜種植;將污水進行七級沉淀過濾分離處理、終端消毒處理,變成清水后用于養魚、豬欄沖洗和苗木灌溉;下楊牧業有限公司的養牛場與6戶沼氣農戶對接,通過養殖場合理布局功能分區,采取凈道污道隔離、厭氧池隔離、管道式排污等工藝流程,實現養殖污染排放綜合治理.....已經有不少的規模養殖場實現了階段性整改提升。白龍橋鎮通過引導、推廣養殖戶規范建場、科學養殖和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從源頭上防止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促進白龍橋鎮畜禽養殖業又好又快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