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組織垃圾分類培訓
自2014年下半年新獅街道召開動員會、進行培訓作為開始,垃圾分類工作已經經歷了一年多的考驗。11月21日上午,新獅街道再次組織了垃圾分類培訓活動,街道五個村的兩委、黨員、村民代表與婦女主任均到場認真學習了來自金華市思宏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張愛民講師關于垃圾分類知識的全面宣講,為此次街道農村垃圾分類再推進打下了基礎。
此次生活垃圾分類講座內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名詞解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模式與標準、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如何做好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四大塊,著重強調了四分(二分)三化,即可回收物、廚余(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廚余(可堆肥)垃圾、其他(不可堆肥)垃圾二分;垃圾減量化、垃圾無害化、垃圾資源化三化。此次垃圾分類轉變四分為主為二分為主,重點講解了哪些是可腐爛垃圾哪些是不可腐爛垃圾。張愛民的宣講貼近農村生活實際,使農村居民的分類學習更簡明易懂。
在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以后,街道層層抓落實,街村兩級干部齊心協力,沙溪、楊家相、姚垅、唐村、下裴五個村先后啟動,通過以村帶村、以戶帶戶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
唐村:暖心環境成就潔凈村莊
早晨的唐村還沉浸在清新微涼的空氣里,村民正在自家廚房里忙碌著開始一天的生活,而垃圾分揀員已經逐家逐戶地開始了垃圾的分揀、收集工作。作為新獅街道的“后花園”,唐村是離市區最近的一個山村,茂密的森林融合了村莊的秀美,讓來者皆覺心曠神怡,而分散的村落結構也讓唐村的垃圾分揀員有了比別村更大的工作量。
一進唐村,在路口迎接我們的便是嶄新整潔的垃圾陽光房,迎面而來的分揀員騎著一輛三輪車,向紫巖殿的方向騎去,等到湯家園、唐村、紫巖殿三處自然村的垃圾全部分揀收集完畢,再回到村口投進垃圾房和送到中轉站。村委干部戴霞美說,唐村缺少集體收入,很多工作都只能靠他們自己來,從上門指導垃圾分類到清運房前屋后的雜物垃圾,村兩委和黨員以及熱心群眾出力最多。此前新獅街道向金東區澧浦鎮的瑣園村作為垃圾分類示范村學習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唐村隨即組織了村干部及群眾,包車前去觀摩學習、交流經驗,積極參與的人也特別多。
戴霞美說,雖然垃圾分類的開展有些困難,但是村民的參與意識都很強,大家都知道提高生活環境質量的重要性,對工作也十分配合,這讓村兩委感覺苦中有甜,更是干勁十足了。
沙溪:婦女力量帶動工作成效
來到沙溪村又是不同的景象。新獅街道對通園溪從清淤、保潔、管網建設入手,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全面清理河中雜物,清除河岸垃圾和堆積物,實施農村污水改造,曾經渾濁的通園溪經過整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澈的溪水穿過沙溪村的中央,把村莊分為新區和老區兩個部分。沙溪老區是小橋流水的婉約美,而沙溪新村則是新樓整齊矗立的現代美。從老區走進沙溪村,村口簡陋的平層辦公樓前正在建起的是嶄新的村綜合樓,結合了辦公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一體,屆時村莊樣貌又將有所提升,有了新的場所,也能更好地為村民服務。
村莊環境的改善離不開垃圾分類的成果,而說起垃圾分類的開展,村婦女主任潘秀姣不可謂不感慨萬千。作為垃圾分類工作最前線的一批人,婦女干部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潘秀姣說她們最要感謝的還是村兩委,不管有什么要求,是需要錢還是需要人,書記主任都格外支持,對她充滿了信任與鼓勵。除了村兩委,就屬村黨員隊伍最積極,每到十五號的黨員活動日,所有的黨員都會借助這個平臺對自己承包的幾戶村民進行了解、勸說和幫助,帶頭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和難以發現的角落。
12月3日下午,婺城區垃圾分類“巾幗流動紅旗賽”對全區26個行政村婦代會進行了表彰,新獅街道沙溪村光榮在榜。作為村婦女主任的潘秀姣帶領沙溪村婦代會逐項完成了評比標準,其中包括張貼宣傳標語、設計笑臉墻、組建一支垃圾分類宣傳隊、一組垃圾分類領導班、一批文藝宣傳骨干等。她們在村中展示了婦女應有的模范帶頭作用,這樣的成績與她們的努力是不可分割的。最終沙溪村在新獅街道參加評比的五個村中脫穎而出,成為新獅街道農村垃圾分類中婦女優秀工作的示范樣板。
但是說起自己和婦女干部們是如何一步步開展工作的,潘秀姣還是不禁嘆了一口氣道:“一開始都時候大家都不愿意做,抵觸情緒挺明顯的,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的人經常看到村民不耐煩的臉色和聽到冷冰冰的話。讓他們把垃圾分分好,還有人說‘你們分垃圾有工資的,我們又沒有的,干嗎要分啦’此類的話,大家都有過被說得淚眼婆娑的時候,但是轉過頭擦擦眼淚還是要繼續做的。”不過說到這段時間過去后村民的變化,潘秀姣的臉上又有了自豪的光彩:“任何事情大家都是先抵觸再接受的,我們上門前做好心理準備,不管他們什么態度都要耐心勸說,要持之以恒。工作到了這個月比起一開始的時候那是變化太大了,有了所有村民的配合我們都已經輕松多了。”
多方熱心助力工作
除了街道干部、村兩委、村婦代會和村民代表,還有一群熱心的大小朋友為新獅農村垃圾分類做出貢獻,他們是來自浙師大的大學生志愿者。11月18日八位志愿者分成兩組來到新獅街道的兩個村,利用街道準備的宣傳手冊對村民進行宣講,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隨即21日又組織了三組十二位志愿者來到另外三個村,用大學生的青春力量幫助街道開展垃圾分類。
除此之外,新獅街道一位干部的孩子也借由農村垃圾分類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徐湛今年12歲,是洪湖路小學六(3)班的一名小學生,12月1日他就度過了小學生活的最后一個生日。為了讓這個生日更有意義,也是為了讓自己和小伙伴們擁有更多在一起的回憶,徐湛發動班級中另外25名同學,聽取了爸爸的建議來到唐村和下裴村向村民宣傳垃圾分類。生日前的周六,也就是11月28日,小同學們拉著“快樂三班快樂成長”的旗幟、戴著紅袖套,向村民們發放街道準備的垃圾分類宣傳單。徐湛說,他們向每一位村民打招呼,“叔叔阿姨你好,請問你知道垃圾分類嗎”,然后將宣傳單發給他們,有時小伙伴們重復發了,對方表示拿過了就有些許尷尬,但最終還是順利完成了所有工作。徐湛還說,爸爸告訴他2016年全國都要繼續開展垃圾分類,金華作為一個引領的城市,能為她做一些貢獻,自己感到非常自豪。
從我做起建設美麗新獅
新獅街道利用評比表細化了每個村的垃圾分類考核標準,張貼在村口,配合著每村六張宣傳牌與兩個垃圾收集站,以及各類標語橫幅,將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推向高潮。近期街道制作了十件環衛衣,其上印著“新獅環衛”以及“美化新獅我的責任”字樣。劉金良主任介紹道,這次特別把“我的責任”作為標語推出,就是要向所有人強調,垃圾分類工作不能指望別人做好就好,要每個人都想著自己參與進來,把“我”想成工作重心,我們新獅的垃圾分類才能真正做好。
街道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在于從硬件、軟件、宣傳、指導、信息反饋等多方面繼續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把這項工作做穩做好,內化為農村的日常生活,讓農村的潔凈成為新獅美麗工程的重要部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