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吳國成很忙。“一方面,我們馬淤村已經全面推開垃圾二級分類,可是少數村民還不理解,老說‘分什么分呀,農村哪有這么講究’之類的話,所以我得安排村兩委、婦女干部多入戶走走,‘宣傳、指導、監督’一個也不能少,還得多與保潔員、垃圾清運員碰頭,了解相關情況,要求他們既要做好本職工作,也要多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乾西在11月底召開了垃圾分類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會,與先進村相比,我們村還需要好好學習、好好整改。這不,連日來村里都在‘大掃除’,環村路兩側、房前屋后清理,亂堆放整治……還有村內一些殘垣斷壁,存在安全隱患、應拆未拆的老宅,都需要和農戶溝通做好思想工作,然后組織拆除。”吳國成介紹。
吳國成是乾西鄉馬淤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婺城區人大代表。這些年,他帶領村兩委盡心創業干事、服務民生,使馬淤村得到了良好發展。同時,他認真履行人大代表職責,關心百姓疾苦、傾聽百姓聲音,努力為改善百姓生活鼓與呼。最值得一提的是,1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推動下乾西洪澇災害的治理工作,為下乾西各村莊摘掉“大水村”的帽子付出了很多心血。“金蘭中線馬淤溪柵川公路橋加高改造項目馬上就要開工了,工程和配套便道都已經完成放樣,只等晴好天氣就能進場施工。據說,這個工程將在明年5月底前完成。等這個項目做好,下乾西的內澇問題就能進一步得到解決了。”吳國成說。提起“大水村”的話題,曾經總是愁眉不展的他,如今卻笑逐顏開了。
馬淤位于乾西鄉西片區域,俗稱下乾西。這里與蘭溪交界,地勢較低,每年汛期都飽受洪澇災害侵害。為了改變這一狀態,早在2000年,吳國成就開始四處奔走,爭取政府部門支持,首先對本村的漁溪進行了河道拓寬改造。漁溪改造后,馬淤村的內澇情況有所緩解。可吳國成深知,對抗洪澇災害,僅靠一個村治理不可能完全解決問題。于是,他又從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方面入手,不僅一次次以個人代表名義向“兩會”提建議,要求解決下乾西的內澇問題;還爭取鄉人大的重視和支持,共同努力爭取相關建設項目。讓下乾西群眾欣喜的是,吳國成等人大代表的建議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陸續安排項目,加高了婺江、馬淤溪的防洪堤壩。
這兩年,隨著“五水共治”的深入展開,婺城從政府到百姓都越來越重視水環境治理。借此機會,吳國成等人大代表又向區人大遞交了治理馬淤溪柵川公路橋段的建議。原來,婺江和馬淤溪的防洪堤壩雖然加高了,可就在馬淤溪入江口附近的柵川公路橋卻低于防洪堤壩,由此形成了馬淤溪的一個大缺口。去年汛期,婺江水從該缺口倒灌,造成下乾西6個行政村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千萬元。區人大十分重視吳國成等人大代表的建議,進行了積極協調。隨后,區黨委政府、區交通局共同努力,于今年年中上馬了馬淤溪柵川公路橋加高工程,以此為下乾西的防洪防澇工作再添“防護墻”。
“現在,看著乾西水環境越來越好,我很高興。今后,我們再深入推進垃圾分類、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一定能讓大家的生活環境品質越來越高。”吳國成最后表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