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委書記徐加愛赴婺城區箬陽鄉參加人大代表接待活動。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精神,把山區群眾脫貧致富作為重點內容,系統謀劃、扎實推進,切實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真正走出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道路。
市領導陳曉、林一心、張偉亞,區領導王健、張菲菲、盛奇兵、朱立工,以及部分在金省、市人大代表參加活動。
人大代表走訪了箬陽鄉黃陽村、茶園村、琴壇村,實地了解農村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文化禮堂建設及“五水共治”、產業開發等工作情況。因地處偏遠、地勢險峻、海拔較高,箬陽素有金華“小西藏”之稱;又因風景優美、山重水疊,這里有“江南小九寨”之譽。近年來,箬陽鄉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與生態農業。琴壇至茶園十里旅游長廊已經完成規劃設計,精品民宿、香榧基地、藥谷項目已經開始建設,著手挖掘琴壇客家文化、龍潭祈雨文化等地域文化,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開始起步。
在聽取婺城區及相關部門關于山區交通建設、產業發展方面的情況介紹,以及人大代表關于加快山區發展、社會保障的意見建議后,徐加愛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給山區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和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給山區群眾的脫貧工作提供了保障。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把扶貧作為最大的民心工程來抓,把山區脫貧作為最重要的扶貧工作來抓,按照不把絕對貧困現象帶入“十三五”的工作目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徐加愛強調,為了保住金華的綠水青山和金華人民的“大水缸”,山區群眾作出了巨大犧牲,因此山區貧困群眾是扶貧的重要對象。黨委政府要在生態補償、社會保障方面負起兜底的責任,要在交通建設、產業引導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發動社會各界以“飲水思源”的感激之心積極參與扶貧工作,共同實現山區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以及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
徐加愛強調,產業扶貧在山區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優美的自然環境與生態資源,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加強連片規劃與整體設計,深入開展環境整治行動,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要加強農村電商推廣與培訓,吸引龍頭企業,主打有機與綠色品牌,把握“互聯網+”時代機遇,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要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在基層黨員干部隊伍中強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弘揚真抓實干的創業文化,既有誓將山河換新貌的雄心壯志,又有扎根山區默默耕耘的奉獻精神,早日帶領山區群眾走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