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竹馬鄉邵湖頭村的村民劉阿姨帶著孫子、孫女在村休閑廣場散步。廣場的健身器材旁邊便是潺潺流淌的盤溪,過去,盤溪是令村民避而遠之的“臭水溝”,經過整治,盤溪水質從劣五類提升到了“可游泳”的三類水,溪邊也成了村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眾所周知,曾經溫室甲魚養殖是竹馬鄉一大特色產業,全鄉共有19家溫室甲魚養殖場。在飼養溫室甲魚過程中,養殖戶們焚燒煤炭、破舊衣服,對空氣產生極大污染。更嚴重的是,這種養殖方式需要排放大量廢水,廢水中所含的COD(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等污染物含量非常高。加上飼料殘存、甲魚糞便,污水直排入溪后,盤溪水體常年發黑發臭。住在盤溪旁邊的邵湖頭村民姜寶英對此深有體會。她說,曾經溪里垃圾很多,除了養殖廢水,有些養殖戶還直接將死甲魚丟棄到溪里,夏天她在家門口都能聞到臭味。記憶中可以游泳的溪水不復存在,她們甚至不敢在溪里洗衣服。
自去年1月以來,竹馬鄉積極響應婺城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將溫室甲魚整治工作確定為年度工作重點,成立了專項整治工作小組。鄉、村干部耐心細致地上門做養殖戶思想工作,得到了廣大養殖戶的積極配合,6月份便有養殖戶主動拆除養殖場。截至8月底,轄區內19家溫室甲魚養殖場的拆除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拆除并復墾48800平方米。隨著該項工作的全面完成,竹馬鄉境內盤溪水質得到顯著提升,從8月份開始,盤溪“羅店鎮后溪河下游兩溪交匯處”斷面便摘掉了“劣五類”的帽子,主要污染物指標明顯下降,11月份該斷面水質更是達到三類水標準。
在推進盤溪整治的同時,當地政府積極引導村民轉型升級。借著竹馬“苗木之鄉”的優勢,許多溫室甲魚養殖戶開始發展“苗木經濟”。當天下午,記者跟隨竹馬鄉水務員小金來到盤溪汪山頭村段。記者看到,過去河兩邊的溫室甲魚養殖場都已完成復墾,許多還種上了苗木,荒地重新煥發生機。曾經的溫室甲魚養殖大戶汪生發就住在這邊上,過去的養殖場如今已經“變身”為環境優美的花木園,為他帶來另一條綠色生態的生財之道。
“這一段河道兩邊原先有許多亂堆放的磚頭、垃圾,方鷹部長10月份特意下發了督辦單,現在都清理完畢,看起來整潔多了。”小金告訴記者,作為盤溪的區級河長,婺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方鷹曾經多次來實地檢查,還和溫室甲魚養殖戶面對面交流,通過現場辦公,極大推進了盤溪整治進度。
竹馬鄉黨委副書記鄭正連告訴記者,除了全面完成溫室甲魚養殖整治外,盤溪竹馬段8個生活污水口、7個畜禽養殖排放口、10個水產養殖排放口也都已全部完成整治。盤溪沿線4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完成驗收,竹馬工業園區雨污水管道工程及道路路基恢復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另外,盤溪堤防、河道整治項目已制定了初步方案。“我們將精心部署,全力實施,努力保持盤溪的好水質。”鄭正連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