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蔣堂鎮立新養殖小區開始全面拆除。據悉,該養殖小區需要拆除并復耕的面積達到20000余平方米,是婺城區最大體量的養殖小區,拆除總面積16499.78平方米,其中磚瓦面積15867.11平方米;生豬總存欄6230頭,其中母豬564頭。由于天氣原因,另外有300多立方米的沼氣池以及部分田間池復耕難度較大,考慮到拆除工作中的工人安全問題,前期完成瓦片拆除、物資搬運等工作后,現挖機已進場開始豬舍拆除工作。
立新養殖小區于2007年建設并開始養殖生豬,共有養殖戶11家,位于蔣堂鎮立新村西北面,靠西百余米即為湯溪鎮高畈村,中間一條橫路溪橫跨在兩村之間。小區原先各類治污設施都十分簡陋,養豬產生的污染對周邊的環境,包括橫路溪下游以及村民的生產和生活都有較大的影響。
自開展“五水共治”工作以來,蔣堂鎮與區治水辦多次對其下達整改通知書。為了順利完成整改拆除工作,鎮聯村干部、線上干部甚至不分晝夜輪番蹲點指導,但經多次整改后仍然達不到相關要求和標準。根據畜禽整治相關文件精神和要求,遂對其做出退養、拆除的決定。但由于該養殖小區戶數多、面積大,勸停工作難以進行,同時又牽扯到相鄰鎮、村的土地承包問題,該項工作可以說是擋在蔣堂鎮畜禽整治工作前的一座大山。
立“軍令狀”、成立攻堅小組,蔣堂鎮干部對所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一梳理,主動聯系買豬的老板,與湯溪鎮高畈村就養殖戶土地承包的問題進行多次溝通,對豬舍面積和生豬數量進行多次復核……短短五天時間,經鎮干部多次上門進行思想工作,11戶養殖戶已全部完成退養,其中10戶簽署了拆除協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