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張根芳退休干部
元旦佳節,眾人都忙著賀新年。年逾花甲的退休干部張根芳卻孤身一人忙于整理地方資料。與金華地方文化結緣幾十載,張根芳出版有《金華古言話》、《金華道情(三冊)》、《金東家譜史料》、《補唐仲友補傳》等重要地方名家著作文獻。
2004年,時任婺城區書協主席的鄒其壽發現了清代優貢郭寶琮的手稿《古愚廬吟草》一書,張根芳與之商量將其出版。郭寶琮為張作楠二代曾外孫,清代著名書法家,尤以小楷見長。2013年,張根芳自費出版《古愚廬吟草》線裝書版,一版共300套,一套為一函兩冊。
早年,張根芳于傅村鎮尋得仁孝先賢傅文光《東山草堂詩抄》印刻雕版,后輾轉由朋友幫忙從孝順老虎山一老人處尋得《東山草堂詩抄》孤本,后再訪老虎山,卻聞老者離世,孤本流失。幸而張根芳已將該書復印出版,先賢遺著得以存世。
2015年,張根芳等于積道山下發現被遺棄的首任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五四運動學生領袖、金華籍人士方豪撰文刻碑——《重建竹安寺記》,現已將碑刻妥善保存,還與文友倪健拓碑保存,并作文記事。
新年寄語:與地方文化結緣幾十載,為之努力已成為自己的癖好和習慣。偶發現張作楠編修的韓昌裔詩集《淞云詩草》,以及張作楠的《蘭江三家祀解抄》兩冊原本,實屬難得。古人詩以言志,儀禮傳家。昌裔君桀驁且多才,張作楠惜才,于韓身后為之修文集,本是一代文人佳話。蘭江三家家學深遠,更是古婺宗族自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新的一年,最大的愿望便是將這兩冊書重新整理,并充分尊重古籍原貌,以線裝書形式再版問世,也期待有更多、更有價值的金華地方文獻孤本被發現,并得以再版傳世。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