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下沿區塊第五工作組工作人員林慧就匆匆起床,簡單的洗漱過后,就匆匆趕往指揮部辦公室。這些天降溫厲害,氣溫很低,林慧的雙胞胎小孩才三歲,丈夫遠在武義工作,一個月才能回來一次,早上,丈夫打來電話簡單問候了妻子,小孩還在睡夢中,因為房屋征遷工作需要,小孩只能由奶奶陪著,林慧來不及和小孩道別。
到了工作組,林慧便忙碌開了,與被征收戶面對面交流,答復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像林慧一樣,自下沿區塊房屋征收工作啟動以來,第五組的同志們一刻也沒有停歇下來,5+2,白+黑,絲毫不敢怠慢。
“我們相信李書記,簽約前,我們都給李書記打電話。”
“李書記,你這樣給我們細致算了以后,我心里就有底了,也踏實了。”
“這位阿姨,你先坐,先喝口水,這次房屋征收工作的有關政策我們仔細向你解讀,你有什么困難也要告訴我們,我們一定想辦法。”
在第五工作組,像這樣溫馨的場面,每一天都在發生。第五組副組長徐曉濤在忙著工作的同時,還時不時上門看看簽約戶,雖然已經簽約了,但是他總喜歡和他們聊聊家常。徐曉濤說,這項工作,沒有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就不會這么順利,他在工作中,與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萬事開頭難。”談起房屋征收工作時,徐曉濤感觸很深,雖然是第一次抽調做征遷工作,但是,在“白加黑”“耐心+真誠”的工作法下,徐曉濤和組內工作人員協同努力,不僅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房屋征收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建立微信群”是徐曉濤工作的第一步,為了讓組內所有工作人員都及時了解、掌握每一戶被征收戶的情況,徐曉濤在對組內分小組工作的基礎上,建立了大組微信工作群,把每一小組的工作情況都公布到微信工作群,這樣,第五工作組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會及時掌握組內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組內上了年紀的老人多,有些條件不好,有些常年生病,有些涉及產權分配……這些問題,徐曉濤和組內工作人員幾乎天天會碰到,而做到耐心、真誠是徐曉濤的工作法寶。
許家兩兄弟是下沿區塊的被征收戶,一開始,兄弟倆說什么也不支持、不配合。“剛上門時,我們門都進不去,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家常聊多了,感情建立起來了,工作也就自然而然了。”徐曉濤說,在聊家常的過程中,慢慢建立了信賴,建立了感情,許雪華和許學海是最遲房屋評估的,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建立了感情,他們又是最早房屋簽約的。“這樣的轉變,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徐曉濤說。
第五工作組任務重,戶數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月17日0點22分,第五組圓滿完成了57戶簽約任務。組員疲倦的臉上也終于露出了久違的輕松笑容。
采訪中,記者始終被一種力量感動著,那就是,在房屋征收評估、簽約工作中,婺城的廣大干部始終以大局為重,走進矛盾、大膽創新、操作到位,破解了房屋征收工作難題,這種不畏艱難的勇氣和精神始終激勵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老百姓都說,“工作人員這么辛苦,他們一次一次的上門服務,一次一次地幫我們解決實際困難,我們再不支持,怎么說得過去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