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轉型升級、加速區域發展的攻堅之年。一年來,竹馬鄉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年初制定目標,從嚴管理,嚴抓落實,促進了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特色黨建引領各項重點工作強勢推進
2015年,竹馬鄉圍繞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目標和黨建工作“走在前列”要求,堅持從思想、隊伍、陣地三方面入手,開展“全域化黨建”建設,著重挖掘當地紅色元素、黨建亮點,探索“黨建+”模式,積極推動基層組織整體提升,為全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竹馬鄉黨委嚴抓政治理論學習,落實鄉黨委中心組學習和周三“夜學”制度,做好每周一課、每日一學,村黨支部堅持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每月15日黨日活動常態化開展學習,做到每月一學,并通過遠教平臺、干部授課、考試等多種形式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市、區委重要會議精神,強化黨員的黨性意識,提升黨員干部黨建工作能力,服務群眾能力;同步推行“聯村聯黨建”制度,深化“全科干部、全新服務”,明確聯村干部聯村工作職責,包括推動星級黨組織晉位升級、規范落實發展黨員各項制度、推動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理清村莊發展思路等;嚴格按照農村基層黨建27條基本要求,建立抓基層黨建責任清單,抓好全鄉34個書記項目建設,規范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積極開展“比學趕超”競賽活動,每月工作成績以督查通報和公開欄紅黑榜形式公布,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推動各項工作有力落實;在執行黨的農村政策、帶頭勤勞致富、支持重點工作等中發現先鋒模范黨員典型,并做好宣傳,給黨員、群眾以示范引領,同時按照農村黨員“十條紅線”,定期開展評議,對觸犯條例的黨員進行處置,給黨員以警示。
同時,竹馬鄉圍繞“兩個全面”,打造規范特色實用黨建高地。竹馬鄉開展全域化黨建示范點建設,圍繞農業產業特色、民間民俗文化、黨員聯鄰幫戶、優秀文化傳承、兩新黨建等,著重挖掘當地紅色元素、黨建亮點,建成“茶花爭艷”、“山歌悠揚”、“黨群連心”、“禮樂傳承”和“紅色工業”五個黨建示范帶,建成具有竹馬特色的黨建高地。12月28日,浙江電視臺“黨建好聲音”錄播《村村都是示范點》,宣傳竹馬黨建工作。
根據年初制定的黨建責任清單、書記項目,竹馬鄉積極開展支部星級評定,晉位升級,全鄉16個行政村黨支部,評選出五星級黨支部2個,確定軟弱落后支部里梅村,通過配備第一書記,明確整轉責任和措施等抓好黨組織整頓轉化。竹馬鄉進一步規范了黨群服務中心村干部值班坐班制度,將“定人、定點、定責”落實到位;進一步推進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提高村務監督工作水平和實效;并通過聯鄰幫戶搭建好“黨群連心橋”,以責任落實為重點,建立了黨員干部“聯鄰幫戶”登記制,每月在公開欄公開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情況,受群眾監督;同時進一步發揮黨員干部“聯鄰幫戶”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作用,如服務“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分類”,黨員們紛紛入戶指導,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竹馬鄉圍繞基層黨建“規范、實用、特色”的建設目標,重點解決村辦公樓和黨員活動場所布局不合理、不規范等問題,投入100余萬元,對全鄉16個村黨群服務中心和工業功能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活動場所進行了全面提升,以陣地提升促進黨員活動規范化、常態化。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全覆蓋,以金華市城建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工業功能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中心,建成“紅色工業”黨建示范帶,實現“一中心兩集聚”,即引導落實黨員結對幫扶村企困難群眾,做到服務貼心,黨群連心,實現結對幫帶集聚;發揮黨員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排頭兵”作用,實現技術創新集聚。竹馬鄉還認真抓好黨員發展,并做好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服務,全年新發展黨員14人。竹馬鄉從嚴管理黨員,將三次無故不參加黨日活動的8名黨員轉入鄉教育整頓支部整轉。
竹馬鄉加強黨員干部廉政教育,組織全鄉機關干部、村官和全體黨員認真學習黨政、黨規、黨紀,特別是加強對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學習,利用典型案例開展教育,進一步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規矩意識;與各村、企事業單位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和考核,實現黨風廉政全覆蓋;嚴格執行八項規定,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全面推進黨務、政務、財務公開。規范對重大事項決策制度的落實;開展效能監督與堅持處罰并舉;成立“正風肅紀”督查組和專項工作督查組,對鄉機關干部工作紀律、工作推進、廉潔自律等情況進行督查,堅持“回頭看”、“嚴格查”,在各村、企事業單位設立舉報箱和網上舉報黨員干部郵箱,公布“581”廉潔帳戶。
產業轉型推動竹馬經濟快速發展
2015年,竹馬鄉積極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推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竹馬鄉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全年工業產值26.7億元,同比增長6.43%,通過“四破”攻堅,盤活土地39.5畝,關停淘汰畝產稅收低于萬元的低小散企業5家,成功拆除需淘汰落后產能的福立磚瓦廠舊窯,引進金華市百一特車輛制造有限公司、浙江藍森裝飾用品有限公司,培育小上規企業1家。
竹馬鄉積極壯大特色農業。全鄉全年農業產值1.22億元,同比增長9.30%。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7%,完成16個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工作,籌備茶花精品園建設,現已完成造地項目立項和規劃設計。2015年3月,竹馬鄉成功舉辦了婺城區第六屆茶花節暨第二十三屆茶花展活動,茶花銷售超過2000萬元。竹馬鄉流轉土地面積4600畝,比去年同期增加72畝,累計流轉土地面積已占耕地總面積44.6%。
竹馬鄉進一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依法依規完成省重點工程竹馬貨場及配套建設項目遺留問題的掃尾工作,現已全面進場施工。省重點工程云山-靈洞π入蘭溪電廠220kv線路工程13座塔基,和云計算金華分中心項目輸電線6座塔基政策處理工作正在進行中,其中,220KV線路工程7個塔基已開工。
生態環境優化促進宜居幸福家園建設
過去一年中,竹馬鄉重點開展生態環境優化工作,建設宜居幸福家園。
作為婺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工作試點鄉鎮,竹馬鄉積極開展潔美竹馬行動。竹馬鄉開展“五水共治”工作,落實專人巡查保潔;拆除19家共48800平方米溫室甲魚養殖場,并復墾到位;基本完成16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工作;全域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成立環保公益組織潔美竹馬協會,使垃圾分類及長效保潔工作落到實處;抓好道路灑水降塵工作,“兩路兩側”整治清理大型墻體廣告16處;配合做好黃標車調查注銷,淘汰完成率85.7%。
竹馬鄉積極開展無違建鄉創建工作,已拆除各類違法建筑76429.57平方米,超額完成任務數152.86%,其中拆除非法“一戶多宅”9454.95平方米,拆除衛片圖斑占用基本農田的違法建筑聯民教堂1050平方米,拆除審批使用年限已過的違法建筑宏通物流15000平方米,拆除兩路兩側、房前屋后亂搭亂建的簡易房、鋼棚、圍墻等259.6平方米,黨員干部違建拆除1處,整治1處;拆除舊廠房2348.5平方米。
竹馬鄉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完成金店畈、姜衙400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任務,投入103萬,完成古塘里玉食塘整治項目;投入914萬元,完成九龍水庫和橫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入35萬元,完成金店樺塘里水渠改造工程;投入184萬元,完成向家源和李經堂村口溪塊石護砌項目;投入47.7萬元,完成李經堂飲用水改造項目。
社保服務落實助力竹馬民生發展
2015年,竹馬鄉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成全民參保登記調查工作,為省重點工程竹馬貨場及配套建設項目被征地失地農民657人和中國電信浙江公司云計算金華分中心項目被征地失地農民18人辦理了失地農民保險。
竹馬鄉還完成了邵湖頭等4個行政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確定殘疾人無障礙設施進家庭項目20戶;申報了汪山頭等3個行政村小型水庫移民扶持資金項目。
此外,竹馬鄉積極推動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竹馬鄉人口與計劃生育共出生91人,計劃生育率93.41%,出生率7.9‰,自然增長率3.47‰,社會撫養費征收率91%。
竹馬鄉金店村文化禮堂建設也于2015年順利完成。“春泥計劃”持續推進。寒暑假期間,竹馬鄉開展了70余場培訓,扎實推進平安創建、社會管理創新等工作,竹馬鄉還成立了鄉花卉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新安裝治安監控59只,全年共排查出矛盾糾紛17起,成功化解率達100%,各類信訪件7件已全部按規定處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與村、企簽訂92份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每月組織開展安全生產例會和培訓,開展“打非治違”和安全生產“百日整治”活動,提升改造4家碎石廠。
另外,竹馬鄉圓滿完成征兵任務,向部隊輸送新兵4名。人大、政協、工會商會、團青婦、民族宗教、臺聯僑務、老年體育等工作有序開展,整體邁上新臺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