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是建設“兩富”、“兩美”婺城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更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從2013年開始,婺城區長山小學便把垃圾分類作為重點教育的內容,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習慣,幾年來,垃圾分類活動在該校持續開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宣傳有特色
“你們知道‘垃圾分類’嗎?”這是長山小學的少先隊員們在主題隊會活動時提出的問題。去年6月,婺城區教育局與婺城區農辦聯合下發了《關于垃圾分類進校園 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的通知》。長山小學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內容豐富的活動。少先隊員們在老師、家長的陪同下,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開展問卷調查,和學校、村莊一起宣傳垃圾分類,從小培養愛護環境、低碳生活的良好習慣,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將“垃圾分類我先行”的理念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簡單來說,“垃圾分類”就是把垃圾分門別類,丟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里面。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為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倡導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傳播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配合校園環境保護行動計劃的總體安排,長山小學專門制作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展板和調查問卷。并在校園和農村集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專題活動,鼓勵、引導校園師生、學生家長和村民積極參與節約資源、垃圾分類活動,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
綠色家園共呵護,主題活動有成效
每天放學后,長山小學的六年級學生陳曦都會特意走到樓層的洗手間旁邊,將一些紙屑和吃剩的水果屑扔進“可腐爛垃圾”桶里。這是該校開展垃圾分類活動的一個縮影。
自2013年開始,垃圾分類就成了長山小學的重點教育內容之一,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習慣是該校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為了讓學生真正踐行垃圾分類投放,該校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給學校每個班級配備兩只垃圾桶,并在校園各樓層的廁所邊和學校垃圾點都配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用于垃圾的收集。
此外,各班結合年級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教育,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并號召全校師生都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并先后開展垃圾分類廢物利用小制作比賽、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以及“小手拉大手,共同分類垃圾”活動,而且,該校還通過國旗下講話、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平臺積極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小手拉大手,借助學生群體來帶動每個家庭重視垃圾收集處置問題。
通過專題宣傳活動,普及了垃圾減量和垃圾分類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校園師生、學生家長和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營造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氛圍。
家園風景秀,讓垃圾分開旅行
去年12月,“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開走,家園風景秀——婺城青少年綠色大行動”在長山小學舉行,這是婺城區多部門聯動,再度創新農村垃圾分類活動形式,力度再深化的一次探索;顒又,大家看到了許多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的資料和成果,這也是婺城區教育系統校園內垃圾分類活動的一個縮影。
在團區委的組織下,來自婺城區各鄉鎮街道的100多位青年志愿者,與長山小學的同學們小手拉大手,一同進行垃圾分類游園活動,一同進村宣傳垃圾分類。這為婺城區多部門協作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又增添了新鮮的力量。
長山小學校長夏勝華說:“接下來,學校垃圾分類行動不僅要走在前頭,還要影響與助力農村的垃圾減量化分類活動。將先進的環保理念,科學的垃圾分類知識,堅定的垃圾分類的決心,一起帶到長山各村村民中去。通過這樣持之以恒的行動,讓婺城的環境更加整潔,讓社會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共同建設文明、生態、美麗的新婺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