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名片】萬秀蘭浙江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真情故事】萬秀蘭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大學教授,從教20多年,主要從事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5部,譯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獲省政府科研獎二等獎和學術進步獎各一項,廳級科研獎3項。
在擔任婺城區政協委員的過程中,萬秀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積極關注婺城區教育事業發展,并努力推動學術研究在現實社會發展中的應用,結合時事,先后提交了《關于促進我區師資均衡的政策建議》、《關于改善我區垃圾收集設施建設的建議》、《關于改善教師調配工作的建議》、《關于開展政協工作專題教育活動的建議》、《搭建平臺,激勵合作,利用本地高校智力資源服務婺城社會經濟發展》、《提升檔次,加強實效,進一步完善婺城鄉村文化大禮堂建設》等議案,并被立案,得到相關部門的采納,在婺城區文化禮堂建設、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等重大舉措實施初期發揮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2014年,萬秀蘭應邀義務參加了金華電視臺《市民問政“我與常委面對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別節目。節目中,萬秀蘭針對金華市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向出席節目的時任金華市委副書記陶誠華建議:在實施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要在重視硬件設施及自然環境建設的基礎上,大力加強農村“人”的發展——如果政府工作中“人的建設”不缺位,那么,物的建設就會事半功倍;并提出:政府工作要體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思想觀念——加強農村社會組織的建設,發動和鼓勵村民自己組織起來,盡可能自主、自助地解決自己的問題,激發村民集體主義精神,政府要加強村民的現代公民素質的培養,要在塑造優良民風上下功夫。
在今年的兩會上,萬秀蘭將提交《關于婺城區美麗一條街創建》的提案,圍繞“美麗浙江,美好生活”時代大主題,積極推進整潔、綠色、人文、和諧的美麗婺城建設。
【履職感言】我要進一步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政協工作中去,要更多了解本地情況,更好地接地氣,更具體地提出更具本地針對性的更好的提案,爭取把建言獻策工作做得更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