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區委全會重大決策”“政府工作報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基層民主建設”等主題和內容,開展專題集體協商;持續深化開展“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完善和落實五水共治長效機制建設”專項集體民主監督;針對“十三五”規劃實施落實中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關系群眾利益的民生實事,探索加強“協商+視察+監督”融合推進,拓寬監督視角,提高履職實效……翻看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對2016年工作重點的謀劃,注定這一年政協委員會更忙。
忙在點上,專項民主監督推動工作落實
過去一年,區政協常委會組織委員開展了“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五水共治長效機制建設”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圍繞科學規劃、工程質量、后續管理及截污納管、垃圾分類處理、長效機制建設等方面,實行專項監督、對口監督、片區監督,開展“萬里江河四季訪”、“走遍千村看治水”明察暗訪,監督區級河長制落實,促進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組織委員圍繞“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措施落實開展了協商監督;組織委員配合、參與并監督區政府對“兩路兩側”“四邊三化”有關問題的整治。這些工作雖然監督對象不同,但共有一個名義——“專項民主監督”。
持續深化開展“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完善和落實五水共治長效機制建設”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寓監督于服務參與之中,助力“五水共治”長足推進;針對“十三五”規劃實施落實中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關系群眾利益的民生實事,探索加強“協商+視察+監督”融合推進,拓寬監督視角,提高履職實效……同樣,“專項民主監督”這個詞,也體現在2016年區政協的重點工作中。
2016年,“專項民主監督”還將落實在更多工作當中,比如,探索開展委派民主監督員工作,向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和有關單位委派民主監督小組或民主監督員,以調研、通報、視察等形式開展“日常協商”“微型協商”,實施經常性監督。有了具體的指向,委員們這一年的忙碌將更加充實。
忙在實處,聚焦熱點難題建言獻計出力
圍繞高鐵經濟、人才經濟、“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等“十三五”時期的經濟發展熱點,組織常委、委員開展系列工作視察調研,形成了多個調研成果;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見建議290件,立案274件(并案3件),13件轉為來信,近一半提案提出的問題或意見建議已解決或基本解決,委員滿意率99.64%。這是過去一年,區政協常委會在聚焦發展熱點難題獻計出力方面交出的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政協委員越來越忙,“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兩路兩側”“四邊三化”整治、美麗鄉村建設……越來越多的政協委員出現在重點工作一線,加強履職擔當、傾力服務大局,凝聚發展力量、展現政協作為。
翻看區政協2016年工作重點,“主動獻計出力,服務十三五,助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安排滿滿:政府工作報告協商;“五水共治”民主監督;“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基層民主建設”專題民主協商;選擇一些黨委政府領導關注和交辦的重點課題,深入調查研究,開展專題視察和專項民主監督;針對關系群眾利益的重要工作、重點問題開展履職活動等都是熱點。
這讓政協委員楊方樂有了更明確的規劃。2016年,他還將為“五水共治”繼續忙下去。楊方樂告訴記者,五水共治,我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包括他自己在內也享受到了五水共治帶來的好處,但五水共治是一項系統和繁雜的工程,需要持續長期給予抓好抓實,決不能搞形式、一陣風。為此,今年楊方樂遞交了關于進一步深化五水共治的建議。他的這份建議也與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的持續深化開展“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完善和落實五水共治長效機制建設”不謀而合。
楊方樂認為,五水共治不光光是政府或者某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公眾來參與,因為每個人都是五水共治的受益者。因此,一方面要利用多種媒體和形式加強宣傳,持續營造良好的五水共治氛圍。另一方面要擴大考核監督范圍,把村(居)民及企業單位等一線公眾列入考核、監督范圍。同時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切實激發全社會“大眾治水、萬眾治水”的活力和積極性,讓每個人都把自己當成五水共治的主人翁。
除此之外,區政協常委會還將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要求,協調融合政協三大職能,有為善為、能為巧為,打好履職組合拳,促進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
忙在基層,助力民生改善委員在你身邊
“與山區鄉結對幫扶,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基層送溫暖活動,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保障群眾權益、增進福祉共享。”區政協委員、市江南土菜老缽頭菜館總經理藍有林,指著區政協常委會報告說,這樣的安排體現的是區政協工作的民生導向。
去年11月,藍有林到山區村瑯琊鎮妙康村等地視察核實年收入4600元以下人口脫貧工作。這次走訪一方面讓他看到山區人民生活可喜的變化,另一方面也了解到了精準扶貧還需彌補短板。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幫助山區群眾脫貧,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去年“兩會”,政協委員邵發明遞交了《關于建立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提案!半S著‘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骨干’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一般養老基本達到全覆蓋,但失能、半失能者集中供養還是一床難求,排隊要好幾年,這使得醫養結合成為養老服務中最重要、發展最迫切的模式!鄙郯l明說,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優勢在于整合養老和醫療兩方面的資源,提供持續性的老人照顧服務,可以讓老人既不長期占用醫院病床,又能滿足老人對老年病漫長護理的需求。今年“兩會”前,邵發明特意前往區民政局了解情況。得知自己的提案已被重視,并且有基層醫院有意向開展這塊工作,邵發明十分高興。“提案建議能落實,工作才有干勁!苯衲,邵發明繼續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基層,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他遞交了《推進村居“三務”公開過程化、便民化》的提案。
完善農村公共設施、加快發展民宿經濟、做好山區生態旅游規劃、加強山區農村危舊房整治、健全老年人社會化服務管理服務、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扶持鄉村旅游改善村民收入、解決“空心村”問題……今年,更多的政協委員將目光瞄準基層,圍繞民生領域,反映百姓呼聲,讓全區人民在婺城經濟社會的發展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2016年,區政協常委會將組織委員圍繞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山區發展等民生熱點問題,開展“三進三聯三促”活動以及調研走訪,深察民意、善解民憂、多謀民富、廣集民智,在促進民生改善中積極作為,努力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你我身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