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是中國經濟轉型時期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形成的特殊群體。精準扶貧工作作為“十三五”規劃重點內容,希望能將留守兒童與情感發展內容加入精準扶貧工作當中。
談到精準扶貧與關愛留守兒童的密切聯系,自然也少不了社會力量這一大板塊。社會力量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主力軍,社會組織作為新興群體,有其組織特色及優勢,將是社會改革的有生力量。建議建立起社會力量幫扶留守兒童的準入機制,政府能將留守兒童安全與情感幫扶納入政府工作規劃,引入招投標模式,面向社會團體、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政府搭建平臺,整合社會資源,讓所有愿意參與的社會力量都加入進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留守兒童工作格局,提高非政府組織和群團組織在社會事務中的地位,形成整體功能。
塔石中心小學校長說,“互聯網+”啟發我們去創新改善留守兒童現有安全與情感發展環境,搭建家長與教師、孩子三方的無障礙溝通渠道,讓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及時記錄、跟進、反饋,既能達到陪伴也能及時解決問題;ヂ摼W資源同時可成為同步孩子成長的“家長學!保龅竭@點并不難,只要在硬件設施上投入一點智能設備,連接幾方,同時在學校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以方便青少年的視野拓展和情感交流。在每個留守兒童之家里面添加孩子需要的元素,拓展他們的視野,在形式上創新,并不停留在建圖書室等傳統形式上,通過“互聯網+”、青年社會組織等資源,用更多新穎的形式來與孩子們溝通。
每個留守兒童,都是我們祖國未來的一部分,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負責。留守兒童的安全與情感問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和解決的社會問題,期待更多的力量與資源能自發地投入到關愛留守兒童中來,由全社會共同努力,為留守兒童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和空間。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