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喜事、喬遷之喜是農村最熱鬧的時候,村民辦事都要在家中燒幾桌好菜,給前來賀喜和幫忙做事的人吃上一頓家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家宴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定制家宴”應運而生,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主人家只要提供場地,其余的桌椅鍋碗瓢盆都有廚師團隊提供,既節省了主人家大量人力物力,更是將家宴的品位提高了一個檔次。近日,記者采訪了從事“定制家宴”的廚師戴建峰,與他一起走進“定制家宴”的現場,體會了鄉村人們生活水平。
除了場地,其余都交給廚師團隊
鄉下農村的紅白喜事不僅是主人家一戶人家的事,更是需要親戚朋友幫忙。按照鄉下的傳統習俗,親戚中男人幫忙借桌子凳子,女人則幫忙洗碗洗菜。前后需要好幾天。除了正餐一頓外,這幾天里幫忙的人還在主人家吃飯。如今許多人都外出經商打工,遇到村里的紅白喜事,沒有了以前那么多時間參與,近點的人回家吃一頓,然后當晚就外出;離家遠的,通常是把份子錢寄到,然后打個電話說聲抱歉,主人家也都能理解。人員的變化也改變了宴席的方式,許多人結婚放在城里的酒店,包輛客車來回接送住在老家的親戚,但是白事、喬遷之類的還是需要放在老家,主人家為了省事,通常會請廚師團隊,來一頓“定制家宴”。
“定制家宴”在七八年前便慢慢興起,一些原先在酒店工作的廚師為了能自由安排時間,便辭職干起了“定制家宴”,戴建峰就是其中的一員。戴建峰廚師專業畢業后,到了酒店上班。2009年時,戴建峰看到“定制家宴”生意不錯,便從酒店辭職,帶著老婆一起,辦起了“個人廚房”。戴建峰說,一般的家宴,廚房里有兩個人已經足夠了。戴建峰是金西開發區湯溪鎮寺平村人,平時燒菜的區域一般在湯溪鎮周邊鄉村,稍遠一點的會到羅埠鎮等地。
購買了煤爐、桌凳、鍋碗瓢盆等物料,戴建峰的“夫妻私人小廚房”開張了。廚師的燒菜技術靠口碑相傳,最難的是剛開始,幾乎沒人知道他的“小廚房”,經營得很辛苦。戴建峰說:“我就親戚朋友幫我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有我這個可以上門燒菜的廚師,然后讓客戶給我推薦給其他人。許多村里燒了第一家,大家覺得味道不錯,生意就慢慢多起來了。”
定制家宴100元/桌
下半年是婚宴喬遷的高峰期,也是戴建峰最忙的時段,平均每戶人家要兩到三天,忙起來時就壓縮到一天。在接到主人家“定制家宴”的邀請后,戴建峰會先去考察場地,然后根據主人家的大致要求開一份菜單。家宴的前一天,戴建峰把桌子等物料運到主人家。一般都是廚師陪著主人家一起到菜市場買菜。有時候主人家會根據賓客情況修改菜單,戴建峰說,許多人家怕客人吃不慣海鮮,然后把海鮮改成了肉類。買菜回來后,廚師進行備料,將大蒜、生姜等小料準備妥當。婚宴當天是最忙的,上午時候廚師和助手要將鹵菜切好裝盤,用保鮮袋密封。戴建峰說:“我們根據婚宴的桌數,會安排時間,一般是上午切菜,下午擺盤。熱菜是下午四點多開始燒,等客人上桌了,熱菜也能上桌。”
戴建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和妻子兩個人,向主人家收取的加工費每桌70元,另外桌凳等物料每桌30元,這樣合算起來,一桌需要100元。湯溪這邊人家宴席每桌菜價在800元到1000元,每桌的服務費占到總價的10%左右,一般人家都消費得起。如果主人家需要“走堂”上菜人員,則要付人工費,增加人員的工資是每人100元,一個人可負責4桌酒席。如果主人家還想再省事一些,可以選擇包桌,也是1000元左右一桌,廚師團隊會把菜單供主人家選擇,一旦敲定那一檔次,那就等著到時候上桌吃飯即可。
戴建峰說,“定制家宴”的競爭一直都有,近幾年更加激烈。許多廚師都帶著家人加入到這個行業,價格上也非常穩定,幾年來沒有上漲。現在一年的收入在7萬元左右,夫妻兩個人都在里面,這個收入只能說勉強夠用。“定制家宴”是個守株待兔的生意,平時只能等著客戶上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