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您知道下窯村孝文化的由來嗎?有沒有一些傳奇的故事。”3月14日下午,在白龍橋鎮下窯村,一群頭戴小紅帽的學生圍在村里的老人身邊,仔細詢問并聆聽村里的文化故事。這些學生就是上海財大浙江分院“信義青春,筑夢小隊”的志愿者。他們正在助力該村文化禮堂建設,為這項工作收集資料。
據了解,從3月8日開始,“信義青春,筑夢小隊”志愿者的骨干成員就在團委負責人的帶隊下,來到白龍橋鎮白龍橋、下窯兩個新建文化禮堂村開展文化禮堂六廊資料收集、挖掘、整理工作,幫助各新建文化禮堂豐富內容、提煉特色,并將村里已收集的資料規范化、電子化,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當地文化禮堂建設工作。
此前,兩村文化禮堂負責人與志愿者們進行了深入交流,介紹了自身文化禮堂建設的優勢和情況,并表達了希望大學生們能幫助其進一步挖掘文化禮堂內涵特色的意愿。經過溝通,雙方就新青年下鄉活動,助力文化禮堂軟實力建設達成了共識。
近年來,白龍橋鎮聯合學校以志愿者進禮堂為抓手,城鄉統籌,市民農民聯動,建設志愿者服務基地,組建愛心聯盟,集聚各種愛心資源,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如今,白龍橋鎮已成為上海財大浙江學院的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共建基地。去年,雙方聯合開展了“春泥計劃”、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等相關活動。接下來,該鎮還將與其繼續合作,結合專業優勢和特色,陸續開展“春泥計劃”、送文化下鄉、垃圾分類宣傳、知識培訓等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