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區乾西鄉雅宅村,村落沿著長湖而建,在大多數村民的記憶里,都曾經歷過在水里洗澡、洗衣服的時候,從1977年開始,除了灌溉,長湖周邊的村民就已經不用這里的水了,前些年,長湖更是長滿了水葫蘆,村民們連湖面都已經很難看見。可如今,走在長湖邊上,一棵棵的櫻花樹為長湖增添了不少色彩,這除了歸功于重視長湖治理的村民們,更離不開雅宅村的黨支部書記陳春燕。為此,記者采訪了她。
從小在長湖邊長大
1956年,陳春燕出生于雅宅村,對于長湖的印象,她告訴記者,她小時候總會到長湖里洗澡,婦女們則在邊上洗衣服,水質清澈,還有不少魚呢。“小時候,村民飲水的來源就是長湖,在長湖上游圍了一小口池塘,用水桶挑水回家直接使用,洗衣服就在下游洗。”陳春燕說,“慢慢地,村子周圍建起了工廠,水質也發生了變化,長湖的水也從不能喝變成了不能洗。”
三十多年前,長湖周邊的染化廠、化工廠都直接把污水排進長湖。“那時候村民也不懂,以為那些污水很肥,還一擔擔挑進自己田地里當肥料。”陳春燕說,許多村民看到長湖被污染也開始在湖里亂扔垃圾,以至于之后的長湖淤泥堆積、湖面雜草叢生,一直到村民們走近長湖都能聞到一股惡臭,才開始重視長湖污染的嚴重性。
“長湖污染的源頭在附近這些廠里,這是村民們后來才知道的。村民曾經多次去廠里反映。剛開始收效甚微,次數多了,也引起了重視。”一直到十年前左右,周邊的重污染廠房都移走了,可湖水卻已經被污染了。2004年,陳春燕曾在雅宅村兼任過一段時間的村干部,從小在長湖邊長大的她對長湖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于是她聯合湖頭村支書提供治水經費,組織村民清理湖面垃圾和水葫蘆。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撈,長湖也曾再度出現在村民的眼中,可一段時間過去,水葫蘆的問題卻依然存在,一直到2014年,“五水共治”開始后,長湖的治理才慢慢又被重視起來。“聽說最近政府要重點整治長湖,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陳春燕說,“畢竟是自家門前的河,我們都期盼著長湖能早一天治理好。”
村干部要以身作則
作為乾西鄉雅宅村黨支部書記,陳春燕對長湖的治理十分重視,事事都堅持以身作則,她常對村干部說:“要肯干事、會干事,才是干部。”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14年春節期間,在長湖治理階段,陳春燕幾乎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正月初六就組織人員開始清除長湖淤泥和水葫蘆,為“五水共治”現場會的勝利召開打好了基礎。
陳春燕的以身作則讓不少村干部和村民都連聲稱贊,而在2014年6月的一天,村民們更是被陳春燕的敬業所感染,一起為長湖治理開了個好頭。陳春燕還記得,夏天正好是水位上漲的時候,接連幾天的下雨,讓長湖湖水因大雨暴漲,湖面布滿了上游沖刷下來的水草和垃圾。在村民們進出村口的橋上,都已經布滿了水葫蘆,見此景象,陳春燕二話不說,獨自冒雨趕去清理。“我當時就想著,這么點水葫蘆么,撈一下很快的,不撈的話,垃圾流到下游去也不好的。”讓陳春燕沒想到的是,從上游流下的垃圾越來越多,看著陳春燕如此賣力,附近的村民們也一起加入到清理的隊伍中。
村民的幫忙讓陳春燕更加肯定了干部要以身作則的方法:“不管做什么事情,自己能動手的都要去做,村民們都會看在眼里,如果自己不做點實事,哪個村民會服從你的管理。”為了讓長湖能更加美麗,這幾天鄉里又想了一個“新招”,就是借植樹節在長湖邊上種樹,陳春燕立馬組織村民積極參與。“剛開始長湖邊上都是村民們種菜的基地,要想種樹哪個村民肯答應,后來我就從村口一路上修整花壇,對每位村民一視同仁,那事情就好辦了。”陳春燕說,現在長湖邊上種滿了樹苗,這幾天櫻花正開得好,村民們紛紛表示比以前種菜好看多了。
如今,陳春燕除了負責長湖雅宅段的日常保潔工作,還成了一位河道長,這也讓她覺得身上的擔子更加重了。為了當好河道長,陳春燕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騎著自行車沿著長湖在村里轉一圈,看看哪些地方還有垃圾,接著聯系保潔人員做好清理工作。也有人告訴她,直接讓保潔人員去巡邏不就行了嗎,陳春燕卻說:“要是自己都不清楚哪里有臟東西,一回兩回保潔人員還會去,時間久了就不服從管理了,干部瞎指揮可不行。”
長湖哪個位置最容易堆積垃圾、哪個位置最容易忽視,陳春燕了如指掌,她說:“每天并不是為了檢查而檢查,而是政府花了這么多人力、財力、物力治理長湖,要是我們自己不爭氣,又把長湖污染了可不行,長湖治理需要持之以恒,其實村民們都是長湖的兒女,我們才是直接的受益者,所以治理長湖是我們應該做的,決不能馬虎行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