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分類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五水共治”能否實現長效。3月18日上午,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來到白龍橋鎮調研垃圾分類工作。
調研中,市政協一行隨機參觀了白龍橋鎮古方一村的陽光堆肥房,研究垃圾分類情況,隨后又來到美保龍種豬有限公司,參觀了美保龍的全套污水處理技術。從參觀情況看,白龍橋垃圾分類工作已基本實現全覆蓋,村莊環境面貌大為改觀。白龍橋鎮古方村是秀美南山風景線的起點站,也是去年白龍橋鎮白門線整治的重要地點之一。沿路古方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帶路介紹,古方一村通過加強對保潔員、村婦女干部與農戶的培訓,使農戶能分類、終端能處理、資源能利用。一方面也同時要規范堆肥房標準化管理,縮短堆肥時間,消除垃圾異味。
當走進美保龍種豬公司時,在公司負責人的熱心接待下,一行人詳細了解美保龍種豬污水處理中心的投資、環保指標、運營成本等各項內容后,認為該模式改變了人們對傳統養豬業臟亂差的印象,是當前畜禽養殖業污水治理的樣板。
垃圾分類“回頭看”
白龍橋鎮環境優美,風景秀麗。近年來,白龍橋鎮按照垃圾分類合格村的要求,促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長效機制建設。去年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以來,全鎮上下積極探索,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強化責任黨員聯系制落實、建立一系列考核監督機制、“黨員亮身份”等措施,統一了全民思想認識,完善了配套設施建設,健全了長效管理機制,激發了工作活力,在全鎮上下掀起了一場農村“環境保衛戰”,有力地助推了“兩美婺城”以及美麗鄉村建設。同時,為了促進各村垃圾分類保潔員的積極性,在考核的基礎上,4個管理處每月還對各村垃圾分類開展交叉檢查,進行自評,根據自評結果再由鎮領導班子抽查,按檢查結果評比出優秀村、良好村和不合格村。
開展垃圾分類,白龍橋鎮的52個行政村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完善制度、補充村規民約等方式,對衛生保潔費收取標準、垃圾分類投放方式、房前屋后衛生要求等進行了明確。鎮、村干部們也積極向群眾宣傳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分析垃圾分類的好處,現在,村民們早已將這一“新潮”的生活方式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白龍橋鎮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是“兩美婺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建設美麗婺城的迫切需要,也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有效抓手,此項工作必須長期堅持。
監督考核確保取得實效
為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工作管理,白龍橋鎮狠抓建章立制,各村將垃圾分類納入村規民約,完善“門前三包”、衛生責任區劃分等日常監督機制,建立督查考核、獎懲評比制,細化了垃圾分類績效考核目標,明確考核主體、考核對象、考核范圍、考核內容、考核標準,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持續穩步開展。
同時,白龍橋鎮根據去年的考核措施不斷修改考核方案,細化明確垃圾分類減量化工作的每一處細節,持續做好該項工作,形成了每周鎮領導班子帶頭查,村監委會主任每日查的專項檢查機制,及時公布檢查結果,對落實好、整治效果突出的村通報表揚并給予獎勵,對落實不力的村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有效的鞏固環境整治成果,提高村民健康生活幸福指數,使環境整治和垃圾分類工作成為常態化,將這一場垃圾分類革命進行到底。
婦女宣講深入人心
3月11日下午,記者走進白龍橋鎮蘆頭村幽蘭里自然村,看到帶著臂章的“老大姐”鳳仙邊手拎垃圾鉗,一邊監督衛生邊撿路上的零星垃圾。她是蘆頭村的婦女干部,也是一名垃圾分類志愿者。她負責監督全村的清潔工作,對沒有分好類的村民進行教育和引導,把垃圾房里不腐爛垃圾分類撿出,不收一分報酬,肯吃苦,耐勞作,在垃圾房下臟臭的房間里,常常能看到她翻撿垃圾的場景,為了將垃圾不分錯,她還總是將垃圾先倒在地上檢查一遍,然后再倒回去,就是這樣一遍遍重復枯燥的活捍衛了蘆頭村的美麗環境。
“我們村集體經濟不多,要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保潔費是一個大問題,我作為‘老大姐’衛生監督員,感到壓力更大了,肩上的任務更重了,但我有信心干好這份工作,為村民們營造舒適的環境。”鳳仙信心滿滿。
“自從有了‘老大姐’衛生監督員后,村里的衛生更好了,道路更干凈了,河道更清潔了!”村民李建才滿臉微笑地告訴記者。
和蘆頭村一樣,白龍橋鎮不少村都相繼成立“老大姐”衛生監督員、巾幗衛生服務隊。據悉,自該鎮全面啟動垃圾分類活動后,該鎮婦聯充分發揮巾幗主體意識,發動村婦女干部,通過婦女知識培訓、春泥計劃“小手拉大手”的活動、村文化禮堂鄉音宣講、村宣傳欄廣告等方式將垃圾分類工作融入方方面面,深入人心,營造宣傳氛圍。
3月15日,天氣晴朗,白龍橋鎮鄭陽村辦公樓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她們是一批特殊的參會者,有的抱著小孩,有的扶著婆婆。“我們這些主婦經過前期的培訓,對垃圾分類是越來越感興趣了,想著如果能把村子里的垃圾分類搞搞好,能盡到自己的一份力我們也很開心。”一位年輕的主婦樂呵呵地說道。
鄭陽村去年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頗豐,還被婺城區評為了垃圾分類優秀村,這自然離不開婦女們“半邊天”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鄭陽村村支書伍建新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好不好在于大家是否主動參與,而婦女則是村上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主力。鄭陽村婦代會共有六名成員。每個禮拜三晚上,這六名婦女志愿者都會上門給村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講解政策。在早晨上班前及晚飯后,村民處理垃圾的高峰時段,志愿者們都會在垃圾收集點現場蹲點監督,對未實施垃圾分類的村民做好宣傳、指導工作,使垃圾分類真正成為婦女群眾的自覺行動。村婦代會還定期組織“家政培訓”,將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家政培訓,讓村婦女將垃圾分類觀念帶入家庭生活中,真正開展好工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