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深入貫徹落實省、市“五水共治”、“四邊三化”、“三改一拆”、“黑臭河整治”等專項行動部署,根據《關于印發金華市黑臭河整治攻堅戰十大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精神,決定在全區開展溫室甲魚養殖整治工作。
一、基本情況
婺城區溫室甲魚養殖起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于本世紀初,是婺城區水產養殖支柱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養殖面積在金華全市占居首位,行業規模逐步壯大,已發展成了一個規模型產業,給老百姓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全區共有溫室甲魚養殖場121家,分布在羅店鎮、竹馬鄉、乾西鄉、白龍橋鎮、瑯琊鎮、蔣堂鎮和長山鄉七個鄉鎮,其中主要集中在羅店鎮、竹馬鄉和乾西鄉三個鄉鎮,有溫室甲魚養殖場(戶)115戶,全區養殖面積近30萬平方米,年產甲魚1300多萬只,產值近2億元。但是隨著溫室甲魚養殖場高密度集聚,也帶來了嚴重的水、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對當地環境和群眾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近年來,婺城區的溫室甲魚養殖所造成了水、氣污染已成為領導關切、群眾關心的焦點問題,并被報刊、網絡、新聞等媒體多次報道,以致要求退養轉產的呼聲日益高漲。
二、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周密部署。作為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中黑臭河整治攻堅戰十大專項行動方案之溫室甲魚養殖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婺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婺城區溫室甲魚養殖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區府辦、紀委監察、宣傳、信訪、公安、財政、水務、農林、國土、環保、行政執法、供電等部門負責人任成員,下設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工作督查組(由區紀委監察局、區委區政府督查室、治水辦、三改一拆辦、財政局、水務局等部門組成)和驗收審核組(由區水務局、財政局、國土分局、三改一拆辦和相關鄉鎮組成)。領導小組制定計劃,周密部署,確保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溫室甲魚養殖業整治工作,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多次協調,特別是涉及市里的相關部門和單位。如溫室甲魚棚拆除的塑料、泡沫和油毛氈等焚燒起來有毒有害的垃圾處理問題。
(二)明確責任,協同推進。各有關鄉鎮作為本次溫室甲魚養殖業整治工作的實施主體,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細致謀劃,做實、做好整治前期的摸底調查、宣傳發動等工作基礎上,黨員干部、“兩代表一委員”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率先關停拆除溫室甲魚養殖設施并復耕轉產,并積極做好周圍養殖場(戶)的宣傳引導工作,確保整治行動順利快速推進。各有關部門也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水務部門作為牽頭部門,負責做好全區溫室甲魚養殖業污染整治工作的技術指導和協調服務;紀委監察部門負責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宣傳部門負責加強宣傳,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信訪部門負責處理信訪事件,化解矛盾糾紛;公安部門負責保障政府依法行使職權;財政部門負責補償獎勵資金的落實和保障;國土部門會同有關鄉鎮依法對違法違章建造的溫室甲魚養殖場(戶)進行查處、拆除,指導開展土地復墾;環保部門負責畜禽污染的監督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協助甲魚養殖棚舍關停拆除工作;供電部門負責對被確定關停的養殖場(戶)進行斷電;其他各有關部門也按照各自職責,積極配合做好此項工作。
(三)加強督查,嚴肅紀律。各有關鄉鎮切實按照“五水共治”工作的有關要求和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大力推進溫室甲魚養殖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溫室甲魚養殖污染整治工作督查組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充分發揮督查職能,定期或不定期對整治工作進行督查,對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務、工作成效顯著的鄉鎮(街道)予以表彰,對工作不落實、未完成目標任務的予以批評,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
三、思考與建議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五水共治”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石多鳥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治水就是抓生態,治水就是抓民生。溫室甲魚養殖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是金華市“五水共治”、黑臭河整治攻堅戰十大專項行動之一,直接關系平安穩定、關乎人水和諧。垃圾河、黑臭河等問題都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治好水,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權益,既是考驗執政能力,也是考驗每位干部的執行力、戰斗力和擔當力,更是拷問上游對下游的良心、這一代人對子孫后代的良心。下面提出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農業養殖污染整治的重要性、迫切性,把農業面源污染繼續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督考核,不斷鞏固成效,以有效取得實績,確保前期工作的連續性,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二)進一步完善長效機制。“五水共治”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同時,不能偏廢其一,必須統籌兼顧,齊抓共治,協同推進。對各項治理工作,在摸清底子的基礎上,對癥下藥,制定方案,增強科學性,突出實戰性,努力做到流域與區域統籌、城市和農村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步。實行長效管理,立足長遠,把好“近”與“遠”的關系,把好“上”與“下”的關系,實施聯動共治。
(三)進一步營造良好氛圍。要廣泛深入宣傳“五水共治”工作,營造全民愛水、治水、節水、護水的和諧氣氛,讓廣大企業和群眾積極參與進來,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金華因水而自豪,打造和保護好金華的金名片,提升了城市的形象,讓城市顯得更有靈氣。因此只有繼續加快推進“五水共治”,才能把“綠水青山”保護得更好更美,才能把“金山銀山”壘得更大更高。
(作者系婺城區水務局副局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