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婺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方鷹實地調研白沙文化建設工作,并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區有關部門、白龍橋鎮、瑯琊鎮、沙畈鄉負責人,部分熱衷于白沙文化研究的鄉賢、老同志及村民代表參加座談。
白沙溪流域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白沙溪是婺城南山區域四條重要溪流中流域最廣、流程最長的一條溪流,流經沙畈、瑯琊、白龍橋三個鄉鎮,途徑山區、半山區、平原,溪流、湖泊、森林、田野景觀兼具,樂迳、三十六堰、洞山塔、古廊橋、鐵店古窯址等高等級的旅游單體資源都散落在白沙溪流域。同時,白沙文化源遠流長,內涵比較豐富,包含了鄉賢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內容,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方鷹一行實地查看了古廊橋、玉山堰、水電十二局、洞山塔、瑯峰山、漢古堰、鐵店窯、上盛村、楊塘下村等地。在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白沙文化保護、發展以及白沙文化產業建設等方面內容暢所欲言,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建議,方鷹認真同他們進行了溝通交流,并肯定了他們的意見建議。
方鷹指出,白沙文化涵蓋了治水、民俗、廉政、宗祠等文化,發展白沙文化產業是全力建設核心城區、提升婺城新城區品位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全新婺城文化品牌的需要,更是推進打造婺城區域文化休閑品牌的重要載體。發展白沙文化產業一是要多部門聯動。宣傳、農辦、旅游、教育、水務、國土、建設等相關部門要運用開放的思維,做好發展白沙文化產業規劃,把文化、旅游、產業結合起來。二是要多區域協調。要以白沙溪流經的沙畈、瑯琊、白龍橋等鄉鎮為重點,串珠成鏈,連線成片,把白沙文化打造成為婺城文化旅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三是要多資源整合。要利用金華高校優勢、水資源優勢、區域名人鄉賢,做好白沙文化旅游項目包裝、推薦。四是要多內容挖掘。要充分提煉和挖掘白沙文化的精髓和價值,使文化遺產成為激勵現代人的精神力量,提振全區干部精氣神。同時,要進一步挖掘婺城茶、酒、民俗、紅色等文化,形成產業鏈,創造經濟價值,幫助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