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日攻堅戰役以來,白龍橋鎮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鎮干部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充分發揚“白+黑”工作精神,開展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一直奔波在畜禽養殖整治現場,并自我加壓,6月中旬之前,通過采取“五個一律”措施,進一步鞏固前期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成果,對畜禽養殖污染“零容忍”,以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針對市區飛行檢查以及白龍橋“零容忍”畜禽整治突擊檢查行動,白龍橋鎮黨委書記范鋒鑫、鎮長包純正實施掛圖作戰,走訪各養殖場,全面了解畜禽整治情況;鎮班子成員蹲點養殖場,做養殖戶工作,督促指導養殖場整改及關停。按照規劃內已通過驗收的養殖場,巡查發現或被媒體曝光,被群眾舉報查實有偷排現象,一律關停;規劃內需整改的養殖場,必須在2016年5月20前整改到位,做到規范養殖,否則,一律關停;規劃外宜限養區內規模養殖場,不具備建治污設施,不能達到規范養殖要求的,一律關停;村莊內及低小散養殖場一律關停;養殖場在關停通知書要求的期限內未關停到位,或者關停后又復養的,一律強制關停并拆除,白龍橋鎮干部嚴抓畜禽整治,聯合農林、環保、行政執法等部門共同行動,截止到昨天,白龍橋鎮對各個管理處132家養殖場下發關停通知書,共關停75家養殖場,清豬3072頭,牛418頭。
“養豬賺錢沒有錯,污染環境要避免”、“開展生態養殖,改善生態環境”……此外,白龍橋鎮還制作了宣傳橫幅、宣傳標語懸掛、張貼在養殖場集中地,倡導養殖戶生態養殖。
讓長管理處
雅繞村是養奶牛大村,在市區飛行檢查中,發現雅繞村7家養殖場存在問題,責令6家養殖場關停,1家養殖場整改提升。
前期,讓長管理處組織7位養殖戶開會,部署畜禽整治工作,發放整治意見書,要求養殖場限期整改到位。但部分養殖戶沒有采取行動,在市區飛行突擊檢查中,發現了問題。在檢查中,發現養殖戶盛汝根的養殖場存在污水處理設施沒運行到位,導致污水溢出,雨污未完全分流,干糞棚面積小難以容納牛糞,臺賬資料不全,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責令其限期關停。鎮、村干部蹲點養殖場,盛汝根在三天時間內賣完養殖場內的87頭奶牛,清空關停了養殖場。此外,盛根芳、盛斌等5家養殖場也在限期時間內關停,牛舍已清空。
盛正衍在80年代建的養殖場,通過規模的不斷擴大,目前,共有奶牛536頭。當前,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已在開展整改提升工作。原本只有100多平方米的干糞棚通過擴建,面積達到300多平方米,完全解決了牛糞堆放問題;針對雨污分流設備老舊現象,更換設備,基本整改到位;清理沼氣池多年留下的沉積沼液;清理衛生環境,綠化種植,拆除300平方米的亂搭亂建,在門前鋪設長90米的管道。
目前,讓長管理處共對13家養殖場下發關停通知書,共關停7家養殖場,清牛248頭。
古方管理處
通過前期摸排,古方管理處共有121家養殖場,目前已經下發關停通知書46家,關停到位18家養殖場。古方管理處轄區內的低小散養殖場眾多,針對“五個一律”措施“村莊內及低小散養殖場一律關停”的原則,鎮、村干部齊心協力,共同做養殖戶工作,并順利關停一批低小散養殖場。通過前期部分養殖場的關停,加快了古方管理處低小散養殖場的關停步伐,讓養殖戶了解到關停低小散養殖場勢在必行的趨勢,并主動積極配合關停工作。
下邵村的村中心共聚集著12家低小散養殖場,因畜禽大多飼養在老房子內,再加上養殖戶多,多年的養殖形式,給關停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有困難,就攻破。養殖戶趙連興是其中的“大戶”,共有12頭豬,去年共有60多頭豬,因為列入“一場一策”的關停對象,在干部們的努力下,今年1月份開始,趙連興陸續賣出部分豬,但還剩余部分小豬。干部們以此為突破口,通過上門做工作,發放關停通知,第二天,趙連興就聯系買家,主動把剩余的豬全部賣出并關停養殖場。在這一形勢下,目前,下邵村的12家低小散養殖場,已經關停到位8家。
此外,古方管理處還針對市飛行檢查中發現的不規范養殖場進行關停到位。上邵村范勝生的養殖場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共有存欄量300頭,去年年底通過整改,建好沼氣池,但雨污分流沒有到位。鎮、村干部多次上門做工作,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完善污水處理相關基礎設施,但養殖場至今仍有部分雨污分流管道沒有做到位,導致污水排放。5月24日,張偉亞副市長帶隊到白龍橋對部分養殖場進行突擊檢查,根據市環保局現場污水取樣檢測結果,責令該養殖場關停。通過4天時間,逐步清空300頭豬,5月28日,養殖場關停到位。
白龍橋管理處
昨天,白龍橋村的養殖戶李錫毅處理好養殖在自家老房子內的4頭豬,并關停了養殖場。通過2014年的畜禽整治工作,白龍橋管理處轄區內的養殖場數量較少,并且規范管理。鎮、村干部檢查了列入“一場一策”的16家養殖場,針對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到位;通過前期摸排,對16家低小散養殖場進行關停,要求在6月15日之前關停到位。
在村內的低小散養殖場沒有污染防治設施,一些養殖場的畜禽糞尿直接對外排放,不僅影響周邊環境,還對附近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一些養殖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現在已經積極聯系買家,準備清空養殖場。高橋村的養殖戶盧志明的養殖場建造在農田上,占地面積約576平方米,共有奶牛14頭,治污設備不完善,且位于禁養區范圍內。趁著此次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鎮、村干部多次上門,最終做通盧志明思想工作,清空關停養殖場。
截止到昨天,共關停養殖場7家,清豬4頭,牛34頭。
臨江管理處
截至昨天,臨江管理處共對57家養殖場下發關停通知書,共關停43家養殖場,清豬1602頭,牛136頭。面對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干部們全力以赴,加班加點,針對問題,各個擊破,根據檢查中發現問題的養殖場,該整改就整改,該關停就關停,該拆除就拆除,嚴抓整治工作。
邵家村的邵德江養殖場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共有120頭豬,沒有沼氣池等污水處理相關基礎設施,存在污水直排現象。在干部們多次上門做工作后,仍舊沒有采取行動進行整改,在區飛行檢查中責令關停。5月30日,養殖戶把所有豬轉賣,并清空養殖場;6月2日,對養殖場進行強拆。此外,針對“五個一律”措施,臨江管理處共拆除了6家養豬場和1家養鴨場,共計拆除面積約6000平方米。
臨江管理處的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力度大,面對存在問題養殖場“絕不手軟”。擇住鄰村的郭岳溪養殖場雖然在“一場一策”規劃范圍內,但近期檢查過程中卻發現,養殖場把沼液通過溝渠排入農田,沒有按照規定做到養殖戶防治責任,要求限期關停。6月4日,該養殖場已處理好180頭豬,并關停到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