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安地鎮南郭村村支書周禮明幾乎每天都在村里各處轉悠,村頭巷尾、道路河溪甚至每個旮旯,他都要細細查看。周禮明說,“近段時間,南郭村配合秀美村建設、“四治兩化”行動,建立“黨建+四治兩化”重要衛生區域包干責任制,村內的重點區域衛生都讓黨員包干,通過黨員示范引領,進一步改善提升村莊環境。”
說是到村里轉轉,其實是在檢查村莊環境衛生。這也是老周和村里黨員近段時間以來的“例行功課”。一路走下來,當發現路上有垃圾,他隨手撿拾起來,看到溪里有漂浮物,就用工具打撈干凈,看到農戶家門前亂堆亂放,他還要跟戶主談心,勸導及時將自家清理干凈。
今年以來,婺城區堅持把“黨建+”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活動并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全區各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強化化黨組織引領,充分發揮黨員模范作用,積極探索“黨建+”服務模式,將黨建與“五水共治、四治兩化、居家養老、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濃厚學習氛圍,延伸活動觸角,讓“兩學一做”成為全體黨員的新風尚,并迅速掀起學習實踐熱潮。
中午時分,在安地鎮寺口村居家養老中心,老人們已經早早的聚集在這里,有的正專心致志地觀看電視,有的興高采烈地在拉家常,其樂融融。而在一墻之隔的食堂內,爐火正旺,廚師楊彩文、邵春余正在為老人們精心烹飪一頓豐盛的午餐。
“中心是去年10月建成運行的,全村近20名七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都在這里用餐,并提供日間照料等服務。”安地鎮組織委員陳斐說,辦居家養老、為老人服務需要耐心細心,我們推選熱心服務、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楊彩文、邵春余來運營管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造獨具特色的“黨建+居家養老”新模式,運行半年多來,深受老人歡迎,群眾反響很好。
走進塔石鄉塘頭村,只見道路兩旁都是粉刷一新的農家樓房,錯落有致,房屋四周則見縫插綠,水泥路面寬闊平整,沒有一點垃圾,干凈整潔。村旁厚大溪如明鏡般清澈,倒映著古色古香的休閑景觀長廊,為這座依山傍水的小村落,更是平添了幾分魅力。談起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村民們說:“我們村以前的環境沒有這么好,能有這么大的變化,全靠強有力的村兩委,帶領全體村民開展新農村建設,農村面貌年年有新變化。”
事實上,山村的蝶變,得益于該村堅持黨建+美麗鄉村引領,依靠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相繼實施了河道整治、河道保潔、環境整治、墻體美化、開發鄉村游等工作,村莊環境不斷改善。前不久,村里舉辦美食節,期間游客如織,他們在品嘗美食之余,都對這里的秀美山水和整潔的村容環境贊嘆不已。村民們通過銷售土特產和小吃,實現了增收,也深切體會到黨建+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實惠。
安地鎮喻斯村風景秀麗,村莊還保留著楓楊古樹群、古橋等遺跡。近年來,該村兩委利用資源優勢,帶領黨員干部運用“黨建+生態旅游”模式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為此先后投入500多萬元建設村辦公樓、文化禮堂、休閑廣場、廊亭、廊橋、戲臺、水車、游步道等工程,小山村舊貌換新顏。今年,喻斯村把村內環境治理工作列入黨建責任清單,黨員干部積極認領門前責任包干區,每月15號固定開展村內保潔行動。由村兩委帶領黨員清理門前屋后垃圾、雜草,形成了“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格局。如今,喻斯村鄉村旅游聲名鵲起,每到周末,到該村觀光游玩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實現了生態旅游和黨建工作的互促共進、融合發展。
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推行“黨建+”模式,就是針對不同群體黨員實際情況,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和引導黨員在任何崗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銘記黨員身份,增強黨的意識,自覺愛黨護黨為黨,嚴格踐行“兩學一做”,爭當合格黨員,助推婺城“走在前列、共建金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