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同學一起種下了水果。”“我們班種的油菜綠油油的,可新鮮了。”近日,雅畈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一起在學校外操場新開辟的“農藝園”親手播種時令的蔬菜水果,共同分享勞動收獲。
3畝“學校農藝園”
一進入校園農藝園,看見“雅畈小學農藝園”牌子赫然醒目,占地3畝的勞動實踐基地里各個班級的責任田已種下許許多多的蔬果種子。課余時間,老師們帶領孩子和家長們親手耕耘,別有一番風味。
據了解,雅畈鎮中心小學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于2014年初就開始籌備校園開辟了“學校農藝園”,學校對農藝園實踐基地采取承包責任制,每個班級承包一塊責任實踐田,根據時令種植適宜的蔬菜種類。學校還聘請有農業勞作經驗的學生家長作為勞動輔導員,到校園給學生們講解種植蔬菜的技能和每一種蔬菜的養護注意事項。
在作物生長的整個期間,學生們要參與田間勞作的每一個環節,包括鋤草開溝、翻地整地、種植澆水、施肥補養等。
四年級的方同學說,每天上學時看著自己班級種植的蔬菜茁壯成長自己也特別開心。課余時間,他還會主動和同學們一起鋤草、除蟲子、除蝸牛。
成立農藝園社團
該校的汪校長介紹,雅畈鎮中心小學把“學校農藝園”納入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規劃之中,努力促進青少年素質的全面提高。學校成立了農藝園社團,在高年級學生中采取自薦與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幾十名“小果農”,進行重點培訓,學習相關的蔬果種植及其它農技技術,讓他們在基地勞動實踐中充當“小主人”。
另外,學校還綜合應用其它學科的知識,提高蔬果種植的質量。另一方面加強各學科中勞動教育內容的滲透,溝通各學科間的內在聯系。同時還融入審美、環保等方面的知識,各學科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緊密聯系,實現實踐教育全覆蓋。
培養學生勞動品質
勞動活動養成了學生的良好品德,豐富了情感世界。孩子們對于自己親手勞動種出來的菜,尤其珍惜。勞動實踐不僅培養了學生勤儉節約的品德,也使他們更懂得如何珍愛生命、關心他人。如今,農藝園基地成了該校園內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