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金華市、婺城區兩級政協委員前往長山鄉、瑯琊鎮、蔣堂鎮3個鄉鎮11個村開展“市縣政協聯動、助推‘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百千行’”專項民主監督活動,市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汪永革,區政協主席施素珍參加視察。
近年來婺城區結合“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按照試點先行、積累經驗、全面推進的原則,扎實有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區331個目標實行農村垃圾的行政村已全部實施,329個行政村已通過區級驗收達到合格村標準。全區建成太陽能漚肥站226座,全區已發放垃圾桶12.3萬余只,新增保潔車輛406輛。婺城區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的進程已經從推廣階段走到了常態化階段,現在有完善的工作機制、齊全的基礎設施、良好的宣傳氛圍保障工作開展。
在良好的當前態勢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農民環保意識有待提高、保潔員責任不到位、村干部監管存在缺失等問題,此次“百千行”專項民主監督活動意為組織市、縣兩級“百個組、千個組員”監督視察“百個鄉鎮、千個村莊”,通過三年時間的持續跟進監督,助推婺城區農村垃圾分類的全覆蓋和全面鞏固。在此次視察中委員們通過詢問農戶、查看垃圾桶的方式督查農戶垃圾初次分類是否到位;通過詢問保潔員、查看清運車和太陽能垃圾房督查保潔員工作是否認真負責;通過了解運維資金、網格化管理等督查制度落實情況;通過查看終端衛生環境、太陽能垃圾房異味蚊蠅情況督查終端運行是否規范正常。委員們每視察一個村都詳細填寫評分表和提出整改意見,如“抓牢兩種人”,家里人和保潔員;“抓好兩個點”,垃圾桶和垃圾房;“發揮好兩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把垃圾分類統一寫入村規民約,強化對百姓的約束力等等。區政協將進一步整合委員意見并加以提煉,反饋到各村乃至全區,為農村垃圾分類的落實再添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