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7月6日,城東街道征遷組完成了65戶包括企業、農戶在內的入戶調查、評估工作;7月1日至7月5日,短短5天時間,拆除了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的臨時菜場,為上浮橋社區沿江50米綠化帶拆遷工作打下基礎。過程中,黨員干部始終奮戰在征遷一線,不畏暴雨、酷暑,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扎實推進征遷工作,切實踐行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啟動沿江50米綠化帶征遷前期籌備工作
6月28日,隨著城東街道上浮橋社區沿江50米綠化帶征遷部署會的召開,新一輪的征遷工作正式拉開序幕。據悉,此次征遷面積近4.5萬平方米,涉及近85戶農戶、12家企業和部分村集體房屋。作為城東街道近段時間的首要任務,為順利完成征遷工作,街道抽調了10名黨員干部組成兩個小組,當天下午便對企業開展入戶調查。
與此同時,街道黨工委書記第一時間組織召開被征遷戶主代表座談會,耐心細致地向被征遷戶解釋相關政策,并一一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座談會后,還特地安排被征遷戶參觀作為安置地塊的金都美地小區。
據介紹,入戶調查摸底工作主要包括戶籍房產登記、房屋測繪等,需要提供包括農戶的戶口本、身份證、房產證、土地證、營業執照、獨生子女證等相關證件材料。街道、社區干部和拆遷、測繪、評估等各方力量同時介入,開展前期調查摸底工作,為下一步制定征遷、安置政策提供更加全面具體的數據支持,從而更好地維護廣大被征遷戶的利益。
在征遷過程中,考慮到征遷紅線內的農房多為出租用房,為了更方便入戶,也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戶,工作人員主動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做好調查摸底工作。樓某是被征遷戶之一,座談會后,他主動要求第一個評估,積極配合工作人員順利完成入戶調查、評估工作。
暴雨天氣時,街道干部在第一時間趕往企業,排摸損失情況;天氣炎熱,工作人員同樣干勁十足,不厭其煩地向每一個農戶解釋有關政策,耐心細致地收集證件資料,以“和風細雨”式的工作方式,打消了被征遷戶心中的疑慮。以誠心換和諧、以真心換信任,正因如此,征遷、評估、測繪才能有序開展。
截至7月6日,征遷組已總共完成企業評估10家,農戶評估55戶的入戶調查、評估工作。在此次征遷工作中,街道黨員干部不忘服務群眾,切實踐行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取締臨時市場迎檢國衛復審
7月5日,烈日當空,而城東街道征遷工作,并沒有因為高溫酷暑而松懈,上浮橋菜場內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城東街道黨員干部頂著酷暑,在幫經營戶一起“搬家”。原來,根據市政府關于市區二環內馬路市場將一律取締的要求,結合文明城區創建和上浮橋城中村改造工程,城東街道聯合公安、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局等部門,下定決心拆除上浮橋臨時菜場。
上浮橋菜市場位于上浮橋村委會樓后側,緊挨婺江江堤,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有經營戶30余戶。菜場設施簡陋,都是臨時搭建的鋼架棚,存在環境臟亂差的情況,每年都會因市容問題被市區督查要求整改。今年6月,市委副書記、市長暨軍民和區委書記王健在上浮橋調研時,也特別指出該臨時菜場的臟亂差情況必須得到有效整治。今年是第三次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年,街道結合環境衛生整治,決定對上浮橋臨時菜場進行拆除,同時助推沿江綠化帶征遷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7月1日開始,城東街道成立征遷工作組,派出工作人員上門做菜場經營戶的思想工作,和經營戶進行政策講解,幫助經營戶和市場管理方協調好租金問題,并為經營戶尋找新的營業場所,從經營戶角度考慮解決問題,最終得到經營戶的理解和支持,30個經營戶全部同意搬遷。
為了保證安全拆除,街道辦事處主任江雷專門召開了拆遷部署會,明確分工和職責,要求細致拆違,確保安全,并盡可能地保證經營戶的利益。7月5日下午1點,烈日當空,驕陽似火。街道聯合三改一拆、國土、行政執法局、拆遷隊共計60余人,幫助部分還來不及搬離的經營戶清空攤位,并組織拆除鋼棚。由于前期工作到位,整個上浮橋臨時菜場的拆除過程和諧而有序。
短短五天時間內,工作人員主動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做工作奮戰在拆遷一線,發揚“五皮”精神,對經營戶苦口婆心講政策,耐心細致做服務,最終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順利推進拆遷工作。
此次上浮橋臨時菜場的拆除,不僅僅是取締一個無證市場,也是徹底根治了一個創衛過程中的衛生死角,更是為上浮橋沿江綠化帶50米征遷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真正做到了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