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連續攀升,最高溫度可達35攝氏度以上。室外驕陽似火,在人們躲進辦公室享受清涼時,婺城的治水人們卻沒有放松,依然頂著烈日,為治水工作四處奔波,揮灑汗水。
“四治兩化”如火如荼
“上午六點,集鎮分中心組織人員在集鎮集中拆除陽光房。”7月6日上午6點多,雅畈微信工作群就開始熱鬧起來,鎮干部在群中發出照片。四角亭違章建筑拆除中;羅芳橋鋸板廠拆除進行時……隨后,干部們陸續發出動態信息。這些天,雅畈鎮集中火力推進“四治兩化”,重點整治房前屋后和違章建筑。雅畈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行動共組織了40多人,分成兩組,在三個地方同時進行違章拆除。鎮干部們早上五點多就起床到現場拆違,一直堅持到晚上六、七點。“這次集鎮中心主要拆除陽光房,難度很大,一開始群眾都不太配合。鎮黨委書記趙錫生帶頭,親自到群眾家中做思想工作,鎮干部一次次上門,現在推進得比較順利,再拆兩天集鎮中心涉及‘四治兩化’的玻璃房基本就拆完了。”該鎮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沙畈鄉亭久村,墻上的墻畫吸引了許多村民駐足觀看。在推進“四治兩化”過程中,該村積極與文化相融合。在白墻黑瓦的墻上,秀麗的山水畫、白沙老爺的傳說、優美的詩句、文明標語排版精致。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一個和諧秀美的美麗鄉村撲面而來。
干凈整潔的路面,錯落有致的農房,繞村而過的小溪,整齊鮮艷的花叢,就地取材的竹圍墻……漫步在長山鄉幾個“四治兩化”試點村,隨處能看到這樣的美景。據了解,長山鄉采取了試點先行的方法,確定東屏村、烏石屏村、二村、三村四個村作為試點,幾個村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另外,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1日,長山鄉21個行政村都已經全面啟動“四治兩化”工作,在鄉、村兩級黨員干部帶領下,全鄉整體面貌明顯改善。
垃圾分類常抓不懈
“大伯,這邊放會爛的垃圾,這邊放不會爛垃圾。你看這廚房里的垃圾應該放在另一邊呢。”昨天,箬陽鄉干部下村檢查垃圾分類,耐心地和農戶講解分類方法。箬陽鄉本就山清水秀,實施農村垃圾分類之后,村莊環境衛生更好了。好山好水好風景,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進山游玩,給當地村民帶去商機。村民們對于政府的工作非常支持,農村垃圾分類工作順利推進,在6月份的全區該項工作排名中,箬陽鄉位列第二名。
農村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工作,除了廣大農戶外,垃圾清運員作為直接操作者,重要性不言而喻。7月7日,長山鄉召開垃圾分類清運員工作例會,全鄉26名垃圾清運員參加。記者了解到,長山鄉每月都會舉行這樣的例會,通報上月垃圾分類檢查情況,研究發現的突出問題,布置下步工作要求。
據了解,6月底,婺城政協召開動員部署會,專題部署關于開展“市縣政協聯動、助推‘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百千行’”專項民主監督活動。會后,相關鄉鎮、街道立即行動。近期,許多鄉鎮的政協委員們都已經行動起來。進村入戶檢查垃圾分類情況,詳細詢問保潔員工作,查看制度落實情況,實地檢查漚肥房等終端運行情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民主監督作用,助推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推進。
暴雨后河道保潔不放松
前不久,一場50年一遇的暴雨侵襲金華,婺城各地不同程度受災。這次暴雨中,長山鄉許多村子受災嚴重,出現嚴重內澇。暴雨過后,鄉干部、村兩委、黨員齊上陣,對道路進行清掃、消毒,對被沖毀的堤壩進行修復。而大雨過后,原本干凈的河道中出現各種垃圾,掛在樹枝上、卡在河道拐角處。長山鄉馬上安排人員、機械進場連續多日進行清理。7月6日下午,記者在漪溪石門村段看到,五、六名工人正頂著灼人的太陽工作,有的用鉤子撩垃圾,有的光著膀子爬到水中,干脆一懷抱將枯枝、垃圾抱出來,干得熱火朝天。記者了解到,漪溪石門村段這幾天已經清理了十幾噸垃圾。
這幾天,蔣堂鎮石坑村的河道保潔員尹金有也特別忙碌。暴雨過后,他立即開展行動,到河道邊查看情況,一看,果然又得給石坑溪“洗臉”了。石坑溪河道較窄,水流較淺,尹金有拿著自制的工具整天在河邊轉悠,垃圾撿了一袋又一袋,皮膚曬得黝黑。
近期多雷陣雨,記者在“婺城治水”微信群中看到,其他鄉鎮也各自組織,雨后對區域內的河道進行及時清理,抓好長效保潔。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