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城北街道祝豐亭社區的一位困難殘疾人收到了一份禮物——一把電動輪椅。據了解,這把電動輪椅是由市殘聯黨組成員贈送的。這份沉甸甸的禮物讓這位殘疾人開心得合不攏嘴。
其實,這份禮物還得歸功于城北街道創新性的舉措——成立社區大黨委。據城北街道組織委員韓波介紹,社區大黨委是以社區黨組織為基礎,以駐區單位黨建工作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黨建工作共建協作機制為關鍵,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為紐帶的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在“大黨委”里,社區和駐社區單位成了“一家人”,實現社區與駐區單位的資源共享。
前期,城北街道已建立兩個社區大黨委:站前社區大黨委和鳳凰山社區大黨委。其中,站前社區大黨委是于2015年10月28日成立的。成立以后,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在“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
利用“大黨委”平臺,通過與成員單位的溝通聯系,在每月的15日黨員學習日中,邀請其它成員單位來給黨員們上微黨課,將微黨課的內容與學習黨章黨規相結合,將學習內容融入生活,將枯燥的紙面文字通過生活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向大家宣講。兩新黨組織也在活動資源上給予支持。嘉恒賓館黨支部提供了賓館的閑置會議室,作為社區黨組織的活動陣地,解決了社區黨員活動陣地不足的問題。
站前社區大黨委是新時期對兩項會議制度的延續、拓展和深化。在此基礎上,街道黨工委對其他社區積極開展調研,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于今年6月份陸續成立了鳳凰山社區大黨委、鄭崗山社區大黨委、紅湖路社區大黨委以及祝豐亭社區大黨委。
大黨委成立后,有效地解決了傳統黨建模式與社區建設新任務的矛盾,破解社區和區域黨建條塊分割體制下的屬地管理難題,極大地提高了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為居民辦實事的能力。圍繞社區服務、社區建設和民生熱點集思廣益,社區兼職黨委成員帶頭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變過去街道社區上門聯系為單位主動服務,利用各單位優勢資源為社區群眾服務,解決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點問題,實現社區各類成員互惠互利。概括起來就是“黨建工作聯做、社區資源聯享、精神文明聯創、服務難題聯解、公益事業聯辦、生活環境聯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