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共建金華,不僅需要夯實雄厚的物質基礎,更需要構筑強大的精神力量。構建長效機制,創建文明城市,是我們匯聚和傳播正能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力,統籌推進婺城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載體。
一、文明城市創建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致力于五大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按照“城鄉統籌,一體化建設”的創建思路,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員動員、齊抓共管、狠抓落實,真正達到領導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創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前所未有,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堅持以創建促發展,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婺城區先后獲得“省級文明城區”、“省級教育強區”殊榮,連續九年獲“省級平安城區”稱號。以婺城區為核心轄區的金華市榮膺了“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十佳宜游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十佳和諧發展城市”、“中國最安全城市”等榮譽稱號。
二是堅持以創建強基礎,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深入開展“道德講堂”、“文化禮堂”、“草根人物”、“信義好人”系列評選活動,弘揚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2015年至今共評選出“信義好人”17人,“草根人物”30人,入選“浙江好人”6人。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實踐活動,引導市民在活動中接受熏陶,在參與中提高素質。2016年共參與文明交通勸導400余人次,“春泥計劃”工作蓋率達到100%。
三是堅持以創建解難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始終把文明創建作為創新社會管理、改善公共服務、化解社會矛盾的有利契機和有效平臺,著力治理陋習、祛除頑癥、破解難題。從市容維護、城市交通、公共服務、社會治安等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入手,從背街小巷、城郊接合部等難點部位突破,深入推進環境衛生治“臟”、公共秩序治“亂”、窗口服務治“差”、生態環境治“污”,優化了城市環境,規范了公共秩序。2016年上半年共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督查27次,下發督查告知單75份,整改落實相關問題452個。四是堅持以創建惠民生,有效增進群眾福祉。始終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積極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現已有17家單位被評為精品社區創建競賽優勝單位。從2015年至今,改造背街小巷15000多平方米。開展沿街立面整治,確保市區主要街道兩側建筑物整潔美觀,廣告、牌匾設置規范,圍墻護欄完整美觀。充分發揮街道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和便民服務店三級服務網絡的功能,不斷充實社區志愿隊伍,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截至目前,我區共有志愿服務隊伍96支,計5054人。
二、構建文明城市創建長效機制的主要思路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立足于全民創建、創建惠民,著力于依法創建、常態長效,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現常態化。
(一)緊扣標準,統籌推進。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必須緊扣測評標準,著眼全面提升文明創建工作能力和水平,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在服務大局中實現常態長效。
(二)創建惠民,注重實效。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必須堅持以實現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準則,以滿足群眾需求作為基本依據,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長效機制成效的衡量標準,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提高市民對創建的滿意率,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著力構建宜居、宜旅、宜業的人居環境。
(三)創新機制,形成合力。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必須堅持按照事權統一、建管并重的理念,探索建立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長效管理機制,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社會監督等手段,突破難點、提升效能。加大改革力度,著力解決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充分整合和理順部門、街道之間的關系,實現資源共享,共建同贏,形成創建工作的合力。
(四)以文化人,全民參與。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必須堅持以文化人,依靠群眾。要突出文化主題,強化育人,提升素質,著力搭建有利于廣大群眾參與的載體和平臺,充分激發和調動群眾參與創建文明城市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志愿者、創建監督員等各類隊伍的積極作用,使關心和參與城市長效管理成為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自覺行動。
三、構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長效機制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創建責任,完善責任體系。根據《金華市區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責任分工》,針對婺城區實際,對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進行細化分解,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具體指標,把創建文明城市的每一項工作任務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個人,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營造出“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協助抓、各大班子合力抓、職能部門具體抓的創建領導體系。實施區委常委聯系街道、相關鄉鎮創建工作制度,努力實現“創建主體明晰化”、“目標責任具體化”、“創建指標定量化”,消除工作空檔,做到一環扣一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強化市民教育,完善育人機制。市民素質教育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最基礎最核心的工作,要緊緊抓住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根本,堅持以文化人,廣泛開展以核心價值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文明禮儀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市民的文明道德素質。要立足于引導群眾參與,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文明創建實踐活動,吸引群眾廣泛參與,使廣大人民群眾在參與過程中體驗文明、弘揚文明,養成文明習慣,爭當文明市民。
(三)強化主體意識,完善共建機制。突出群眾主體地位,進一步加強群眾自治工作,發揮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在社區管理中的主導作用,指導和引導轄區單位、物業管理機構和社區各種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管理,建立健全共建機制、矛盾協調機制和指導監督機制。暢通群眾來信來訪、問卷調查、新聞監督、網上信息等社情民意調查渠道,讓廣大市民有更多的知情權、發言權和監督權。
(四)強化督查考核,健全問責機制。一是繼續實施每周一督查,每季一督導的城市文明創建督查工作。實時通報創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限期整改。二是建立創建文明城市定期點評機制。各創建工作小組每季度一次,召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點評會,提出整改措施。三是建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問責機制。制定并實施《婺城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問責辦法》,對在實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不正確、不及時、不有效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責令作出書面檢查、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停職檢查、降職使用、引咎辭職或責令辭職、免職等責任追究。
(作者系婺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